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里应该学习些什么?
2024-09-14 14:04:00  来源:新江苏  
1
听新闻

在当今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全球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还承受着教育技术迅猛变革的压力,同时亦需应对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复杂性。在我国,遵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应用,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拓展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促进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催生了教育模式的加速转变,线上线下的融合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以适应远程教育及混合式学习的新常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要高效地配置资源,还需不断激发知识创新的动力,并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传播与应用的良好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们,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认知颠覆和深入学习呢?2022年初,笔者在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开设了全国首创的课程《人、工作和社会》,该课程覆盖人文社科、商业管理、法律制度等跨学科内容,指导学生如何与自我对话自洽,如何在工作中自知开悟,如何在社会中自处圆融等,也为大学中要学习些什么提供了有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首先,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个人层面的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冰山能力模型,一个人要在学业、工作或事业上取得成功,能力和知识就像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只起到部分的作用;而决定个人成功的核心要素,则是海平面下隐藏的冰山的绝大部分,即个人的价值观、自我形象、特质、知觉以及动机等因素。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情绪和知觉,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认知的角度考虑如何更科学地处理自己感知的外界信息并做到自洽,学习如何处理个人、周围环境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主动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不仅能适应变化,还能引领潮流。

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大学阶段重要的是培养自我觉知、探索职业兴趣、了解行业需求,以及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根据计划性偶发理论,大学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可以有一个职业目标并规划行动方案。同时也要对意外的或未计划的事情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意味着保持好奇心,挖掘对事物的新鲜感,激发不断探索的欲望,接触不太熟悉的行业或职业类型,或是探索那些不太显而易见的职业路径,识别并抓住大学生活中“偶发事件”所带来的机遇。

其次,大学阶段要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对未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自己的判断和解析。国际上有一个工作意义研究小组,他们将工作相对于休闲、娱乐、家庭、社区等其它要素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做一对比,得到工作中心度的概念,并发现不同文化下的工作中心度是不同的。当我们大学生将学习的焦点从个人转移到未来工作的组织,就会主动关注全球化对工作场所的影响、各国就业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人才选拔过程。

在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和ESG等议题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追求经济利益、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有所侧重。高等教育行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强国;政策制定者和大学管理者会从宏观层面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和政策调整来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例如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人口老龄化、性别平等以及残障人士就业机会等社会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教育系统和政策制定者也会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这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除了学业知识外,还需要关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实时解读国家宏观政策,解析行业发展行情,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相应地,在高等教育中,通用就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变得日益重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未来劳动力所需的关键技能与能力包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情商,不仅对未来的求职与就业至关重要,对个人的发展同样重要。因此,在课程体系中的学习,要融入自己对职业所需技能的提炼。比如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团队协作的学习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通用就业技能。这些知识也是工作中会用到的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深植于个人的经验和技能之中,通常不容易被编码和传递,因此显得格外重要。而如何在大学期间有效地管理和分享这些隐性知识,如通过项目学习,发展实践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则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提高工作胜任力,也可以帮助大家在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中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这些隐性知识也有助于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都是现代职场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再次,大学生要学会与社会和谐共处,同时做到“产学融合”。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都要理清所在的社会和组织规则,更好地学会与他人合作共赢。也要将目光投射到波诡云谲的国际社会,比如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关注社会人口问题,比较国际劳工制度、国际组织和国际准则如何在社会中维持秩序,考虑全球教育系统、工资标准和薪酬制度如何影响就业、工作和员工的行为。还要用纵向的观点观察人类社会的演变历程以及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

结合到具体的学科领域,为了保障教学的社会适应性,一系列的教育创新如产教融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产教融合方面的新思潮、新观点,如数字商业和创新;实践研究导向型学习,即走出课堂,明确学习的宗旨、探究课程的最终目标。同时,参与学习过程中实践层面的创新,比如学会如何在生产、服务或管理一线等真实场景(或模拟仿真情境)中,按制定要求或标准执行工作流程,探究如何优化完成工作任务。“产学融合”还意味着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和行业层面的培训,不仅可以让学术知识和工作知识相互融通,还可以统一课堂和相关行业的同一话语体系,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文化适应力的培养和提升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外求学还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以及未来的同事相处,需要训练多种质素,以提高文化智商。这些质素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以满足管理和技术的需求;自立能力,即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创业精神,在外界有限支持的条件下,相对独立地运作;适应能力,即适应不同的文化,并具备文化同理心、灵活性和外交能力;领导能力,能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行有效管理;身心质素,能抵御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压力。具备了这些质素和能力,可以在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人际交往中,动态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情感维度上,包容开放,接受这个世界的多元性,了解即便是同样的大文化体系中还有许多亚文化;在行为维度上,可以通过调整行为模式去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和发展,也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关键步骤‌。

综合上述个人、工作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大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成为合格大学生,还需要还包括理想信念的坚定、红色基因的传承、崇高品格的锤炼、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社会热点和国内国际需求等方面的关注。这些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也有助于学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作者系欧洲知识经济与管理学院(SKEMA)苏州校区副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 蔡宇杰)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