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搜 索
高职声音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孙兴洋:深化新吴模式 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5-29 13: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者按】5月28日,由新华报业集团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协办的“职教强国·江苏强音”江苏职教发展高峰论坛暨“职教王牌·校长带你选专业”大型融媒报道启动仪式在美丽的江苏海院顺利举办。江苏24所王牌院校的书记校长们组成了“王炸”阵容,他们从学校建设的模式探索、创新改革等多方面,分享独特的发展经验,探讨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艳玲)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孙兴洋在论坛上以《深化新吴模式 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了演讲。

据了解,孙兴洋院长是位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校长”,活动当天他更是金句频出,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谈着最严肃的职教发展话题。

“通过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打造成为我就是我,就是那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女生是行为清白、内心富足、德行美好的‘白富美’;男生是气度之高、学术富足、仁厚之帅的‘高富帅’。”孙兴洋院长表示,高职学生自我定位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家长没有好态度、老师没有好脸色、自己没有好心情,是典型的“三不好”学生。这些学生进入高职后怎么办?首先要重塑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提高学生认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锻造工匠精神”,培养“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时代新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省内第一所由国家级高新区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始终践行“聚焦高质量,服务高新区;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的办学初心与价值追求,培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下、干得好的永久型人才。

孙兴洋院长着重分享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探索的出“新吴模式”。他介绍到,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依托学校,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校地委员会、校区(园区)委员会、校企委员会,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群;聚焦人才链,疏通融合路,形成了“一横一纵” “多边互动”“区校一体”的“区块链”。

对于高职教育未来如何发展,孙兴洋院长认为,高职教育应该战位向上走、发展跨界走、服务向实走。

>>以下为孙兴洋院长演讲全文:

刚刚召开的两会,最热的职教话题:高职扩招200万、职教法、师资“换血”、技术工人、职教本科等等,都昭示着职业教育继“职教”20条出台以来,又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那么高职教育下一步往哪走?下面我结合无锡科院的探索与实践做一个交流发言。

一、高职教育未来往哪走

一是站位向上走:成为国家稳就业的排头兵。《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两年推出“高职百万扩招”的举措,将职业教育置于宏观调控层面,成为国家抓好“六稳”“六保”的重要战略之举,站位显著提升。

二是发展跨界走: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缺少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丢了根、失了魂。产是产业、生产、产能,教是教做人、教知识、教技能。教要服从服务于产,产应引领教的发展方向。

三是服务向实走:陈宝生部长三次提出,开发区办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办在开发区,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打通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目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形式比较虚、内容比较软、层次比较浅的问题。

我用了六首歌来描述学校和企业的各自状态:

学校: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企业:我一直在你左右。

学校:我是一只小小鸟。

企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学校: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企业:明天会更好。

陈宝生部长从宏观层面对如何精准办职教,办接地气的职教指出了方向。

二、打造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的样板:新吴模式

我校是一所省管、市属、区办的高职院校,位于无锡(国家)高新区。作为省内第一所由国家级高新区举办的高职院校,学校始终践行“聚焦高质量,服务高新区;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的办学初心与价值追求,培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下、干得好的永久型人才。

麦可思2015年度质量报告显示,91%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为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高职学生自我定位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家长没有好态度、老师没有好脸色、自己没有好心情,是典型的“三不好”学生。这些学生进入高职后怎么办?首先要重塑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提高学生认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锻造工匠精神”,培养“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时代新人。

通过我们的教育,要把学生打造成为我就是我,就是那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女生是行为清白、内心富足、德行美好的“白富美”;男生是气度之高、学术富足、仁厚之帅的“高富帅”。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周边有3000家企业,1500家外资企业,53家世界500强,125家工厂总部。无锡高新区是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和欧美组团,拥有物联网、空港物流、集成电路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如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所说,世界物联网看中国、中国物联网看江苏、江苏物联网看无锡,无锡物联网产业产值的3/4来自高新区。

作为无锡高新区的独生子女,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跨界、走实,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夯实互动发展的力度,实现从学校的个人独唱到校企的二重唱再到政行企校大合唱的华丽转身,同频同调,同向同行,进一步契合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学校成立服务新区办公室、高新区高职教育研究院,形成“理实一体”的工作机制;编制了“服务高新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为高新区提供“一供给三服务”,即人力资源供给,科技服务、社区服务、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与举措。此举得到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封晓春同志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同,批示转发全区,并要求全区各部门认真阅研与对接,通过政校合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成立学校理事会,由高新区主要领导担任理事长,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副理事长。每年分1-2次向理事会汇报学校工作,寻求支持,将学校的发展列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计划中。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依托学校,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校地委员会、校区(园区)委员会、校企委员会,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群;聚焦人才链,疏通融合路,形成了“一横一纵” “多边互动”“区校一体”的“区块链”。

“一横”,就是横贯园区街道,形成服务发展网络

学校与高新区共建社区学院、数字文化产业学院、志愿者学院、新吴区党员学习体验中心、退役军人培训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形成覆盖区域内6个街道、72个社区的教育服务网络体系。

依据区域产业集群,我们进行自适应调整,整合院部专业,重点打造智慧服务、新能源汽车、空港物流、物联网、文化旅游、数字艺术六大专业群。以产业学院的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如,物联网技术学院对接鸿山物联网小镇,空港物流学院对接硕放航空小镇,数字艺术学院对接梅村的梅里文化小镇,智能制造学院对接旺庄的智能装备小镇,文化旅游学院对接江溪的梦溪小镇,人工智能学院对接新安的慧海湾小镇。

与村田、海力士等世界500强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等现代学徒制中心,实现学校与园区“同频”,专业与产业“联姻”,教师与企业“结亲”,学生与岗位“配对”。

“一纵”,就是纵通本科中职,形成人才供给梯度

与高新区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连接区域外的教育链,突破学校人才规模供给的自我局限性。目前,我们已经为高新区输送8000多名本科后人才,学员在高新区企业本地化就业率始终处于90%以上。

通过3+3的方式,招收无锡籍学生,为高新区培养永久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留新就业率达到50%以上。

最后,欢迎各位来无锡科院做客!无锡有三好:好看的:鼋头渚的樱花,灵山大佛;好吃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外加一红,酱排骨,所谓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好听的:《太湖美》: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美啊太湖美,美还美在我和你!我在无锡等你!

标签: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李艳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