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专业基础,更要全方位塑造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当前,如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融入医学专业元素,培养兼具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医学生的成长需求,建议从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维度创新构建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思路。
认知维度:实施专业知识融合策略
认知维度的融合策略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合,围绕医学专业设计涵养道德情操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认知维度的融合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和教师引导,构建学科交融、理实一体的学习环境,促进医学生在接受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解。
首先,在医学生认知构建过程中,可选择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将临床案例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例如,就一些医疗决策伦理问题,科学引导学生从医学、法律和道德等多个视角展开广泛讨论,从而深化他们对生命尊严、公平正义的理解。这种跨学科对话,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框架,使其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接受更高站位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开展情境模拟实训,让医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并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模拟仿真,解决职场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例如,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患者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的平衡问题。这既有助于保障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模拟实践,又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专业知识与伦理道德交融时的科学决策。
最后,不断提高医学院教师的价值引导能力。医学院教师应同时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扎实的思政教育理论功底,能够灵活运用多类教学方法,旁征博引丰富的事实案例,帮助医学生提高对医学伦理的科学认识,自觉地担负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责任。
情感维度:探索互动式教学方法
情感维度的互动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形成深厚的情感认同。情感维度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起着桥梁作用。它通过情境体验、情感反馈和故事叙述,构建一个动态、丰富、仿真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
一是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形式,置身于情境之中,切身体验患者的情绪与需求。例如,设计医疗救治的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医务人员和患者,从而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同理心。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将抽象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增强了教育实效性。
二是围绕学生的情感反馈结果开展后续教学。教师应当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知识传递的有效性。例如,通过问卷、投票、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反馈,以便调整教学节奏、话语和模式,进而更加贴近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三是借助故事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历史上医学先驱和道德典范的故事,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客体,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这些故事中的道德冲突和抉择,更容易触动学生心灵,激励他们在面对医学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行动维度:设计服务学习与实践活动
行动维度强调的是服务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以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行动维度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见习活动和反思性学习等方式,使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成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医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开展基层医疗服务,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在实践中感受社会需求,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例如,组织医学生参加健康宣教、爱心献血等活动,让他们在传播健康理念的同时,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角色。
认真组织学生见习活动。见习活动是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的手段。通过接触真实的医院环境和医疗场景,医学生有机会观察和参与各种临床情况,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掌握应用医学知识,提高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快速习得倾听、表达、解释等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以及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操守、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视对活动的总结反思。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化理解的有效步骤。鼓励医学生在服务活动后及时总结反思,通过撰写见习日志等,学会从实践中提炼理论,从理论中反思实践。这种行动维度的构建,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单向传授模式,构建双向互动的学习机制。
综上所述,医学教育需要通过认知维度的专业融合、情感维度的互动教学和行动维度的实践体验,引导医学生在思政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综合教育话语体系共同作用下,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高尚医德的塑造同步推进,不断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作者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社研究项目〈2022SJSZ11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