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专业成为新型“充电站”
2024-09-26 10:09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胡,波  
1

最近,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了一批微专业,主打“小而精”,虽然不授予学位,但人气十足。这类专业多由5到10门课程模块组成。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还有部分在工作日晚上,因此还吸引了不少上班族去“充电”。

过去,许多上班族热衷于参加自考、上成人学院,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水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但这样的学习也有其局限性。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上班族对于新兴学科知识的渴求激增,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接受到正规、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比如人工智能、低碳经济等课程,都有很大的需求量,而且最好是学制短、学习时间灵活、有较强针对性,只要能学到有用的知识技能就心满意足,至于能否拿到学历学位,大家并不十分在意。微专业的出现,恰好顺应了上班族的愿望,受到热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微专业对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来说也很有意义。与传统选修课相比,微专业的课程模块设计更加科学和具有实操性,教授的知识也更系统,再加上都是先进、实用的知识技能,对于大学生们的就业有加分的效果,对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也大有裨益。

开设微专业也是对高校科教资源的再发掘和再利用。高校很多教研室都存在着教学量“吃不饱”的状况,让一些长期在研究所、实验室工作的年轻科学家重返课堂,把最新成果与学员们分享,对他们自身的成长也很有好处。而且,由于微专业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成为高校的“特区”,也能通过社会赞助、企业合作以及收取学费等方式反哺科研。

开设微专业不仅仅是高校自家的事情,办好了也会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江苏是全国高等院校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各地也可根据需要与高校对接举办特色微专业,逐步探索、逐步完善,打造全新的“校地同育”新模式。

标签:
责编: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