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北斗时空智能应用作品开发决赛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落下帷幕。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共组建5支参赛队伍,在全国总决赛中《基于北斗定位的智慧路灯系统》获一等奖,《基于北斗定位的城市交通步道安全系统》获二等奖,《基于北斗定位的自主导航探测艇》获三等奖,《基于北斗定位的疲劳驾驶智能监测系统》和《基于北斗定位的AED监测系统》获优秀奖,金陵科技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北斗时空技术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涵盖空间、地面和应用段,构建全球PNT(即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它是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工程,推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智能应用融合北斗技术,将提升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针对北斗技术智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为推动北斗技术在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范围内国家的发展与应用的一项大型赛事,该赛项首次进赛即大受欢迎,共有高职组73队146人、本科组10队20人及教师组9队9人经初赛后进入决赛,其中来自金陵科技学院的五支队伍全都进入本科组决赛。
《基于北斗定位的智慧路灯系统》是通过使用北斗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制作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智慧路灯系统,可监测环境中PM2.5指数、温湿度等状况信息,配置人脸识别城管人员打卡系统,LED屏显示路况信息和使用北斗定位路灯的位置信息,及时提供给城市管理人员,保障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实现对城市路灯及附属智能感知设施运行、维护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确定了智慧路灯管理平台的信息架构及运营范围,提高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性。
《基于北斗定位的城市交通步道安全系统》是基于北斗定位的城市交通步道安全系统,实现灯光警示、行人申请信号调度、语音播报闯红灯行为、人流量和车流量统计、违法行为记录、北斗定位和数据上传等功能。实现对传统人行横道的功能进行拓展,结合管控平台,减少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的安全隐患,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北斗定位的自主导航探测艇》是通过利用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结合SLAM技术、北斗定位及物联网技术制作的自主导航探测艇系统,能够在河道内或水域内进行实时定位和三维地图绘制,通过自主行驶和智能路径规划,同时配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上传周边及内部环境信息至云端数据库。助力城市水域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现代化健康发展。
《基于北斗定位的疲劳驾驶智能监测系统》是通过使用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制作了基于北斗定位的疲劳驾驶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以及识别驾驶员的特定行为。使用北斗监测车辆的位置,并使用温湿度、气体等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环境。根据疲劳识别结果,通过座椅振动、灯光、语音和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驾驶员。利用4G通信模块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使管理员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状态。通过系统对车辆的管理应用,为城市交管等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增效的智慧化手段。
《基于北斗定位的AED监测系统》:通过使用北斗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制作了基于北斗定位的AED监测系统。实现自动补光功能和人脸识别开锁功能,用户还可使用微信小程序直接定向到附近AED设备,加快群众寻找AED的速度。并且AED智能箱上安装了多种传感器,通过EC20 4G模块将AED设备电量数据、跌倒故障数据、位置信息等实时上传至数据库,最终展示在网页上,方便城市管理员进行统筹规划,为公众提供更为可靠的急救保障。
参赛团队从四月份就开始了紧张的备赛工作,队员们一次次研究讨论,一遍遍练习调整,化压力为动力,秉承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精神,通过不断努力,最终站在国赛的舞台上,展示着金科人的风采。“参赛的过程是紧张并快乐的,通过比赛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收获了经验,更有机会学习到其他学校队员们的出色表现,学到了行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比赛也使师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优异的成绩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大家的干劲越来越足了。”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王蓉说。
科技比赛的优异表现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榜样。未来,金陵科技学院将继续鼓励更多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讯员 叶晴 梁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