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南京林业大学以积极姿态应对挑战,于12月6日成功举办“携手并进·共赢未来”第二届校政企就业工作交流大会。
大会汇聚了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的领导和江苏省13地市人社部门的代表,以及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的代表。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缪子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亦悉数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全校一盘棋 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更关乎社会稳定与国家未来。会上,缪子梅向与会者介绍,南京林业大学将就业工作视为“一把手”工程,致力于打造“全程化、专业化、多样化、精准化”的四位一体就业育人体系。近年来,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全员联动“责任链”、人才对接“供给链”、生涯发展“递进链”、产教融合“生态链”、精准服务“靶向链”、自查自纠“监测链”等六大就业工作链条,这些链条共同发力,打通了学生就业的通道,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今年南京林业大学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动,探索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案,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希望大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围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推动校政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结出更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硕果。”缪子梅表示。
从数据中洞见趋势 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转变
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大学生的求职动作及心态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会上,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养彬分享了南京林业大学2025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2024届毕业生相比,更多学生倾向于直接步入职场,选择企业就业的比例显著增加,而国内升学意向则有所下降。陈养彬表示,这一升一降的背后,反映出新一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务实态度。他们不再仅仅追求学术深造,而是更倾向于通过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快速融入社会。这种观念的转变,既是对当前就业市场现实的回应,也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积极布局。
无独有偶,智联招聘华东解决方案研究中心负责人崔潇也在发言中表示,智联招聘大数据平台显示,2025届的毕业生们表现出了更为务实的求职心态。“先求工作再谋发展”的策略成为主流。这表明,尽管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毕业生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校政企合作 绘就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图景
当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该如何破解?随着会议的进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讨越来越深入。
“未来,要在工作中加强就业岗位精准匹配的相关工作。把最优质、最适合的岗位推荐给学生,把适合的学生推荐给企业。”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黄炜表示,校政企合作是破解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要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引导学校对专业做动态管理优化,同时企业和高校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做好校企融合、产教融合,最终形成就业合力。
当日下午,在校政企座谈会上,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王云慧,南京林业大学学工部和研工部负责人与南京高校就业协作联盟各高校代表、江苏省部分地市人才服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就校政企三方如何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打通工作堵点,促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协同推动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近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在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全力拓岗扩需,与行业头部企业、优质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方面互联互通;牵头13所南京高校成立南京高校就业协作联盟,联动各地人社部门,推动联盟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次校政企就业工作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京林业大学与各方合作单位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更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副主任崔红表示,希望各方能够携手并进,持续深化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成效,不断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努力打造政校企合作示范新样板。
当日,南京林业大学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和单位进行了表彰,颁发了“校园招聘最佳合作伙伴”“最受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欢迎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就业重要合作建设基地”等奖项。
新华报业·新江苏 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