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稻”一粒米
2024-12-30 13:03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稻浪摇曳映金风,深秋田园韵无穷。又是一年丰收季,海门港的稻谷又成熟啦!南通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小学借着第六届“稻草节”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号召队员们参与劳动、体验劳动,了解并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田埂找“稻”快乐

秋末冬至,稻田金黄。港实小的队员们在周末赶上了丰收好时机,三五好友结伴而行,一同去感受这丰收的喜悦,队员们在广阔的田野边肆意奔跑,金灿灿的稻谷上撒满了欢声笑语。

探索“米”田测量

如果说书本是孩子启蒙的精神粮食,那么大自然乡野间便是孩子成长的实践乐园。六年级的队员们走进稻田,进行亩产的实地测量,理解“一亩地”所承载的实际意义。

揭开“米”账面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五年级的队员们对一碗饭的成本进行计算,估算每个家庭一年所需大米量。通过计算发现每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大米量都很高,大米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创意“米”设计

看似普通的米袋,也能有华丽的转身。四年级的队员们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粘一粘的方法,将普普通通的米袋赋予新的生命力。

走进“米”生周期

一棵水稻从育秧、打稻、插秧、生长、抽穗、扬花、灌浆,再到成熟、收获至端上饭桌的过程无比繁复。三年级的队员们探索水稻的前世今生,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培育过程等。以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呈现出自己的所学所获。

新做“米”味食品

当稻谷褪去了它的外壳,便有了颗颗精巧的米粒。二年级的队员们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米(黑米、大米、红米、糯米……)的基础上,制作了米粉团、饭团、寿司、米糕、米卷等食品。

常思“米”处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年级的队员们以读一读、唱一唱的形式,通过诗、歌,诉说着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树立珍惜粮食的观念,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珍惜粮食。

玩转遇“稻”创意

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队员们还从田间捡拾了一些稻草,大展身手将它们巧妙地编织成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稻草在队员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他们的衣服、头饰、包包、玩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队员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秋天和麦浪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稻田和孩子绘成了一场美妙的教育。此次“稻草节”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启发了他们的思维,锻炼着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孩子们对于“稻米”、对于“生活”,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