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建湖县“三维聚力 向阳花开”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推进会于向阳路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建湖县教育局牵头,联合关工委、司法局等13个部门共同举办,通过主题仪式、圆桌对话、机制签约、专家赋能四大板块,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全县教育系统代表、社区负责人及200余位家长代表共同见证教联体建设全面启航。

暖心仪式诠释育人初心
活动以向阳路小学教师刘艳的纪实影像拉开帷幕。镜头记录下她为自闭症儿童定制个性化教案、搭建融合教育桥梁的365个日夜。“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家校共育就是点亮星空的火炬。”教师代表梁巧娣在分享中展示的《家校沟通手账》,记载着300余次家访记录和个性化成长方案,诠释了“以爱育爱”的教育哲学。

跨界对话构建协同矩阵
在“家校社‘童’心同行”主题沙龙中,多方代表共议育人新路径。向阳路小学校长蒋建波提出“主平台+微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实现精准对接;县文化馆宣布将开放多个非遗工坊作为实践基地;司法局法治副校长现场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图谱》;社区书记则展示了“15分钟教育服务圈”规划图。家长代表王女士感慨:“原来家庭教育不是孤军奋战,全社会都在为我们托举孩子成长。”
机制创新筑牢共育根基
活动现场,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卫星为新聘家委会成员颁发聘书,标志着《建湖县家校社协同育人章程》正式实施。该章程明确建立季度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化运作三大机制,首批推出“父母成长学院”“社区教育管家”等6个实事项目。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70%的社区文化场馆纳入教联体网络,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专业赋能指明实践路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兆宝在专题讲座中,以“政策坐标+实践案例”双维解析协同育人策略。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痛点,提出“三阶沟通法”:通过家校联系簿实现日常信息互通,依托主题工作坊促进教育理念共融,借助社区实践平台达成育人目标共识。现场家长频频记录,五年级学生家长陈先生表示:“专家把政策文件转化成‘怎么做’的行动清单,特别实用。”
下一步,建湖县将重点推进“百名导师进社区”计划,通过建立教育服务供给清单,构建全域覆盖、全程护航的育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