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整合 赋能乡村课堂
2025-03-18 15:24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为推动乡村初中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探索“1+X”整合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3月13日,《乡村初中“1+X”整合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在高沟中学举行首次集中研修活动,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

课例研讨:立足实践,碰撞智慧

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安排了四节“1+X”古诗词整合阅读研究课。授课教师以教材中的诗歌为基础,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阅读与讨论。

顾正兵老师执教的《晚春》一课,课堂气氛活跃,与生共情,着重分析“1”,从“听说读写”角度带领学生畅游春天的赞,遵循“教、学、评”一体化,重视学生课堂发展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拓展学习“X”,通过比、议《晚春》和《早春》的意象,带领学生学写诗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两首诗情感异同。

赵士春老师执教的《别情诗意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X 阅读》语文味十足,通过“初读诗歌,疏通文意”“再读品味,赏析意象”“品析诗句,体悟情感”三个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送别诗要关注“意象”“情感”“手法”三个要素。与此同时,他通过“X”诗引入与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刘冠中老师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以“自主寻梅,初探异同”“字斟句酌,捕捉诗眼”“溯源探因,解码诗心”“学法迁移,咏物寻芳”四个任务开展《陆游、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联读》,带领学生归纳咏物诗学习的四步法,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王建老师执教的《泊秦淮》沉稳大气,借助分析意象和借古讽今的手法迁移教学《乌衣巷》《江南春》《题临安邸》《过华清宫绝句》,设计的问题有层次,结合的现象接地气,走进诗词中,又照应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共研共进:规划路径,蓄力前行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行则空。四节课后,课题组成员吕晨曦老师作了题为《一苇航海诗 千帆阅古今——古诗词群文共读的美学体验》的报告,围绕“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他指出,“1+X”模式以教材为核心,通过引入多篇相关联的课外文本,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详细分析了如何在乡村初中教学中有效运用该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正朝着整合教学与结构化思维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会教师围绕“1+X”整合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课题组成员王治天结合新课标及乡村学情为课题组研究实践提供方向,并期望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能够取得一些成果。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嵇峰科长强调在研修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深入学习“1+X”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优化教材与课外资源的整合、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此次集中研修活动意味着《乡村初中“1+X”整合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正式进入实践深耕阶段。课题组将立足乡村教育实际,以阅读整合为支点,撬动课堂变革,助力学生从“读一篇”走向“读一类”,深入探索“1+X”整合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助力乡村初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