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职教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研讨活动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04-01 09:22  来源: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3月27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5年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研讨活动。省教科院副院长张晓东出席活动并讲话,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劲松、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杨永年出席活动并致辞。各设区市职教教研机构负责人、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同志、28个省实验基地负责人等百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张晓东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是打通课程变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走的一公里。对于基地建设,他提出了3点意见:一要立足课堂教学培养想象力,打破基于惯性思维的路径依赖,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要立足人工智能助力课程教学,巧妙创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技术理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动态平衡。三要立足文化根脉深挖学科本质,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在跨文化对话中拓宽学科视野、找寻学科之眼。他表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基地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各基地协同创新、做优做强,赋能学生生长与发展。

杨劲松代表承办学校向与会专家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重点强调了近年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1650”和常州“1028”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期待以实验基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系统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变革。杨永年介绍了新时代常州职业教育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尤其是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本次活动以“协同创新·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交流展示。来自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6个实验基地代表,分别围绕思政、语文、数学、英语、供应链管理、石油炼制运行与操控等课程,就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了展示与交流。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李振陆、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院长臧志军2位专家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实验基地建设对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的重要意义,对各基地在开展教学实验、培育示范课堂、建设优质资源、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做出高度评价,并提出更新建设理念、加大建设力度、关注学生成长、强化循证研究、拥抱AI技术等建议。

省教科院职教所所长陈向阳对下阶段基地建设工作做出部署:一是注重把握规律,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二是注重提炼反思,在教改实践中生成理论,形成理论品性与理论自觉;三是注重跨界融合,跳出课堂系统推进基地建设;四是注重辐射引领,多途径带动区域教改协同发展。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百度智能网联创新示范基地、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深度体验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的前沿实践。

近年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内涵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将进一步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优化“要素融合、素能齐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工业智慧”。(陈浩华)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