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事明理”人文社科讲堂在无锡科院开讲吴地文脉
2025-04-22 10:55  来源: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1

4月16日下午,“锡事明理”人文社科讲座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博文楼报告厅开讲,学校35个智慧教室同步进行了直播。江南大学庄若江教授以《吴——罕为人知的历史传奇》为题,为4000余名师生揭开吴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密码,将“吴文化”的深刻内涵融入生动的历史叙事,在青年学子中引发强烈共鸣。

尘封历史重现文明曙光。庄若江教授带领师生穿越历史长河,揭秘何谓“吴”,以考古发现与文献互证的新视角,诠释关于吴地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穿越至3200年前的梅里古都,“泰伯让天下绝非简单的礼让,而是蕴含着中华文明早期对‘天下为公’政治智慧的实践探索。”通过展示鸿山遗址出土的玉飞凤、青瓷礼器等珍贵文物,庄教授生动还原了吴地先民“断发文身”背后“以水为魂”的生存哲学,阐释了“尚德崇文、经世致用”文化基因的形成脉络。

历史现场走出鲜活人物。讲座创新采用“历史情境复原法”,将典籍中平面化的记载转化为立体叙事。当大屏浮现出一幅幅古文物、古建筑的原图时,专诸刺僚的惊心动魄、孙武演兵的谋略智慧、伍子胥“相土尝水”的营城智慧次第展开。庄教授特别指出:“夫差开凿江南运河早于隋炀帝千年,范蠡在无锡留下的经商智慧至今影响着长三角经济模式,这些被遮蔽的历史真相亟待重新发现。”

文化基因激活育人新篇。在互动环节,数字艺术学院的同学学生提问:“吴地工匠‘精工善艺’的传统,对当代职业教育有何启示?庄教授以无锡籍院士数量、苏南乡镇企业崛起为例,强调“崇实黜虚的实践品格正是吴文化留给现代工匠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正用青春视角重构文化记忆。

本次讲座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南文脉涵育工程”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吴文化,传播吴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后续,学校将组织学生开展“走读伯渎河考古研学、“非遗工坊”实践等活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下,从吴文化中汲取‘敢为人先、兼容并蓄’的精神养分,让古老文明在职业教育的土壤中绽放新枝。(卫鋆霞)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