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闯关”测评焕新意 “五育”融合育新苗
2025-06-25 09: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建湖县各小学立足“五育融合”理念,以“趣味闯关”替代传统笔试,创新开展低年级无纸化测评活动,让学习评价从“纸上”走向“实践”,从“单向考核”转向“多元成长”,为学生搭建起展示素养、收获自信的舞台。近日,记者走访森达路小学、秀夫小学、西塘河小学等多所学校,实地探访这一教育评价改革的生动实践。

多学科融合:构建立体评价体系,考查全面发展素养

不同于传统测评的“单科突围”,建湖县各校无纸化测评坚持“全学科覆盖、全素养考量”,将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有机融入闯关环节,构建起立体化评价网络。

森达路小学以“八大学科联动”为特色,测评涵盖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从“德、智、体、美、劳”五大维度设计任务:“劳动小能手”环节中,学生整理书包、系红领巾展现生活技能;“科学探秘”里,观察植物生长、描述自然现象检验观察能力;“艺术创想”中,绘画、手工制作则聚焦审美表达。“我们希望通过多学科融合,让评价不仅‘考知识’,更‘考能力’‘考品格’。”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秀夫小学则以“课程标准”为纲,紧扣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核心素养拆解为趣味关卡:“字词过山车”考查识字辨音,“背诵小达人”检验经典积累,“巧嘴会说话”训练看图表达,“计算与应用”融合生活场景……“每个关卡都对应课标要求的具体能力点,既‘减负’又‘提质’。”该校教师表示。

情境化闯关:让测评变身“游戏之旅”,激活学习内驱力

“老师,我的智慧星又多了一颗!”在西塘河小学的“水韵童游”闯关现场,一年级学生小悦举着盖满星星的闯关卡,脸上洋溢着兴奋。为破解“为考而学”的困境,建湖县各校创新设计“情境化闯关”模式,将测评转化为“知识探险”“智慧航海”等趣味场景,让学生在“玩”中“考”、“考”中“乐”。

秀夫小学以“航海”为主题,学生手持“智慧航海图”,依次闯过“字词王国”“诗文海洋”“口语岛屿”“计算港湾”,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加盖“智慧印章”。“这样的测评像玩游戏,我一点都不紧张!”学生小宇说。森达路小学则打造“智慧闯关乐园”,设置“动手小实验”“口语小主播”“运动小健将”等互动区域,学生在拼搭积木、朗读儿歌、跳格子中完成测评,教室里笑声不断。

西塘河小学更将“本土文化”融入情境,以“西塘水韵”为背景设计语文“识字跳跳糖”(结合家乡地名识字)、数学“钟表认时”(模拟渔民看潮汐时间)等特色环节,“孩子们在闯关中了解家乡,学习更有温度。”该校教导处主任马蓉介绍。

家校共参与:凝聚教育合力,构建成长“共同体”

无纸化测评不仅是学生的“展示台”,更成为家校共育的“连心桥”。建湖县各校积极探索家长参与机制,让评价从“校内”延伸至“家庭”,凝聚教育合力。

西塘河小学在数学测评中特别设置“家长协助岗”:有的家长化身“考官”,与孩子共同完成“购物算账”情景任务;有的家长担任“秩序员”,协助维持闯关秩序。“看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我们也更理解‘双减’的意义了。”参与活动的家长王女士表示。森达路小学则邀请家长代表担任“观察员”,全程记录孩子闯关过程,测评后通过“成长手册”反馈建议,形成“家校评价闭环”。

成效显著: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看见成长的力量

“以前考试像‘闯关’,现在闯关像‘游戏’!”这是受访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无纸化测评推行以来,建湖县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显著变化: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多了,课后机械刷题的少了;表达时自信开朗的多了,畏难退缩的少了。

“测评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县教育局初教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各校经验,完善“基础+发展性”“过程+结果性”评价体系,推动无纸化测评从“形式创新”走向“内涵深化”,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温暖的支撑。

从“一张试卷定高低”到“多元闯关展风采”,建湖县各小学以无纸化测评为切口,用“教育智慧”破解“双减”命题,让学习回归本质,让成长更有力量。这一创新实践,正成为建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杨林)

标签:
责编: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