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大背景下,学校实践劳动教育的空间更为宽裕了,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家、校、社劳动教育资源,在“减”出的课余时间里,构建全景式劳动教育体系,“加”深劳动实践,让劳动教育随处发生,让劳动教育常润心田。
学校岗位劳动 我是集体小主人
学校创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劳动实践岗位,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岗位,竞争上岗,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为集体劳动的快乐,激发每一名学生我是校园小主人,我是岗位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班级岗位,根据班级需要,细分各类岗位,明确实践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包括学习类、知识类、服务类、行为规范类;年级岗位,以年级为单位,设立“红领巾值周岗”,负责每日检查、监督所在楼栋的卫生、路队、就餐;校级岗位,利用校园清洁区,设立实践岗位,责任到班、到人。
特色农耕劳动 我有种植小妙招
学校将校园一角空地建设为“盼盼农耕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化劳动教育,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划分好“班级责任田”,通过自主申报,完成园主招募,各班聘请家长代表组建“劳动指导团”。利用社团活动等课余时间,班主任和指导团家长带领孩子们除草、松土、播种,种下各色果蔬植物,播下美好的期待。
在这过程中,老师们还教孩子制作肥料、培育秧苗、了解蔬菜生长规律、养护须知等知识,掌握科学种植的方法。
收获时,孩子们在巧手老师、家人的指导下,将各类蔬果制作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通过对本地时令蔬菜价格的研究,测算农耕园本期收成;对农耕园的产品进行包装、广告、商标等设计;对摄影、摄像、编辑等感兴趣的孩子将农耕园的经典活动、劳作镜头进行编辑、发布。
日常家务劳动 我是家庭小帮手
家务劳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家务劳动,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温馨之地。
结合劳动教材,学校研发了《海南小学阶梯家务劳动指南》,组织孩子开展“我是爸妈的小帮手”系列活动。低年段,学会系鞋带、红领巾;挑选衣物进行搭配,叠衣服;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参与烹饪、制作蛋糕、饼干、汤圆、水饺;摆放餐具,分发食物;洗水果、蔬菜,打鸡蛋……
中年段,手洗简单衣物;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尝试学习烹饪,为自己和家人准备早餐或学做餐桌上常见的菜肴;择菜、擦桌,洗碗筷;整理书桌,清扫地面,倒垃圾……
高年段,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保持卧室与客厅整洁,定期打扫;学做几道特色菜,学习简单烘焙;管理假期中一段时间的家庭开支;拟定假期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学雷锋月,爱心义卖,为远方山区的孩子尽一份力;保护母亲河,去长江边清理垃圾;组织“红领巾”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养宠物等知识,清洁社区、楼道卫生和公共设施等;重阳节,走进敬老院;冬日,为早起的环卫工人送上自己熬制的姜茶……
劳动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卓越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减”的有利大环境下,全景式劳动实践,让孩子们在身体、心理、智力、审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这必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