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你生命里是否有一束光,来自三尺讲台上的那个人?或许是一次鼓励的眼神,或许是一句改变人生的话语,又或是深夜批改作业的背影……那些平凡的瞬间,成了照亮生命的星光,也构成了记忆中“好老师”的模样。值此第 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把藏在心底的那句“谢谢”,变成跨越山海的温暖回响。
浒浦镇浒西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也是我的小学母校。
史国柱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在浒浦二大队(后改称“赵园村”)、跃进大队(后改称“唐家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史老师的学生,大家也都把史老师当作值得尊敬的好邻居、好朋友,甚至当作家人一样。
史老师是太仓浏河人,1954年,18岁的他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常熟工作,先后在梅李、王市小学任教三年。1957年,21岁的他被调到浒浦浒西小学。后来,30来岁的史老师娶了一位民办教师陆老师,夫妇俩就一直在浒西小学工作,一家人也一直住在学校里。史老师在浒西小学工作、居住整整31年,把他的青春都献给了两个村的孩子们。
从我读小学三年级到小学毕业,史老师一直教我数学。史老师身上似乎有一种神奇的本领,总能让那些枯燥的数字、图形、公式变得生动有趣,他的教案也写得清晰、工整、详尽。史老师不仅教给我许多数学知识和技能,还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在这期间,有两件事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有一道珠算口诀题我没有答出来。监考老师收卷以后,想到自己数学考试将第一次拿不到100分,我难过得不得了,趴在课桌上一个劲地哭泣。同学们去告诉了史老师。史老师来到教室不住地安慰我、鼓励我,说我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偶然一次做不出题是正常的,只要以后吸取教训,还能把100分再夺回来。可是我还是伤心地哭个不停,也不肯回家吃午饭。史老师说,那我送你回家吧。也许是哭累了,又或许是史老师的安慰、鼓励起作用了,我终于答应回家了。一路上,看我平静些了,史老师一方面夸奖我读书认真、优秀、要强,一方面又对我说,你以后读书乃至人生的路长着呢,遇到挫折的机会也多着呢,一定要坚强面对。史老师把我送到家,将情况跟我母亲作了说明,还表扬了我。就是这第一次面对读书路上的挫折,让我在此后的人生中逐渐学会了坚强。
小时候,我的身体很弱。有一次,夏天上体育课时,我中暑晕倒了。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校园前面小河边的树荫下,额头上还盖着一条湿毛巾,史老师紧皱着眉头,不停地为我扇着蒲扇。那一刻,我感觉史老师就像一位慈爱父亲。看我醒来,史老师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关切地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好多了,想回教室上课。他却坚持说我的身体还很虚弱,执意送我回家休息。拗不过他,我只得答应。就这样,史老师一路把我背到了家里。从学校到我家大约一公里的路,这一段路程,我感觉是那么的漫长,又是那么的温暖。我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让我在史老师的背上多待一会儿,又多么希望路程变得短一些,让史老师能少累些。
正因为史老师给了我父亲般的关怀,在我心里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我从小就对教师充满了崇敬之情,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像史老师那样受人尊敬的光荣的人民教师。1985年,初中毕业之际,恰逢第一个教师节即将到来,我毅然报考了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
1988年,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回浒西小学工作,史老师夫妇则调到另一所乡村小学问村小学任教,直至退休。令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与史老师擦肩而过,没能与他一起共事,也不能每天当面向他学习请教。在此后的九年小学教师生涯中,甚至几十年的从政路途上,我都以史老师为人生的榜样。
史老师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乡村教师,是我永远敬重与学习的师长。如今,我小学毕业已经整整43年,史老师也已89岁。衷心祝愿敬爱的史老师健康长寿!
作者:常熟市委党校 王永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