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 国动显担当丨无锡校园人防工程变身“智能接送港”,破题校门拥堵难题
2025-11-27 17: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李嘉伟  
1

每天傍晚放学时分,无锡蠡园中心小学门口秩序井然。驾车家长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孩子动态后从容驶入地下车库,学生接送从路面移至校园人防工程内部,曾经的拥堵长龙悄然消失。

这一改变得益于该校巧妙结合人防工程打造的“智能接送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破解了困扰众多城市的“校门堵局”,更让人防工程成为家长的“安心港”,成为无锡市推动人防工程服务民生的生动样本。

校园拥堵顽疾,人防工程巧破解

在新吴区试点基础上,无锡市大力推广建设学校人防工程智慧接送系统,旨在解决学生接送拥堵、无序、存在安全隐患等矛盾。目前,各市(县)区国动办投入资金建设的校园人防工程竣工5个,在建5个,均兼顾新型地下智慧接送功能。

“将接送学生的区域从校门口搬到地下室,安全方便的同时,也避免了极端天气的影响,大大提升了学生和家长的体验感”。无锡市国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无锡充分整合“人防工程+停车场+智能接送系统”,全市大多数中小学新建、改建时采用了该类建设方案,累计竣工校园人防工程58个,面积16.4万平方米,为社会提供停车位近3000个。

智能接送系统,人车分流保安全

蠡园中心小学操场地下人防工程是这一创新的典型代表。该项目建筑面积6600余平方米,于2023年7月开工,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

走进蠡园中心小学地下车库,学生休息区、家长等待区、停车区划分鲜明。项目投用后可用车位数119个,接送学生区域面积990平方米,能够有效缓解周边路面车辆通行压力,降低家长、学生的安全风险。

在该校地下接送安全管理系统中,地下空间被巧妙利用,划分出机动车停车区、家长等候区、学生候车区及教职工停车区等不同功能板块。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和清晰的导视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有效避免交叉干扰,保障流线顺畅和安全。

平战结合理念,防护民生两不误

据了解,蠡园中心小学人防工程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及移动电站,防核武器等级6级、防常规武器等级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该工程的两个汽车坡道出入口均安装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系统,具有无人值守防雨、防洪功能。同时,该工程安装了智能化三防控制系统,战时可实现清洁、滤毒和隔绝模式“一键式”转换。

这一人防智慧接送系统项目平时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战时提供人员掩蔽,也是无锡市人防工程从“战时堡垒”向“民生港湾”深度转型的生动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与蠡园中心小学东侧人才公寓地下人防工程连通,平时可以实现停车资源优化共享。“学生接送高峰时,部分车辆可以分流到人才公寓地下停车场,人才公寓住户下班回家时,如果楼下停车位满了,可以停到学校停车场来”。无锡市国动办工作人员介绍,蠡园中心小学人防工程未来还计划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停车资源配置。

民生导向创新,人防工程焕发新生

无锡市通过将人防工程与学校接送系统创新结合,不仅解决了实际民生问题,更提高了人防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了战备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也充分体现了人防设施服务民生的新理念。

从早期单纯的防护功能,到如今兼具交通疏导、安全保障等多重使命,无锡校园人防工程的创新实践,让“地下长城”持续释放民生暖意。这一模式既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人防工程服务民生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

标签:
责编: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