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潮起两岸 能动未来”两岸新能源悦读会暨产业发展沙龙在常州举行。活动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办,常台青年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共同承办。活动汇聚了省市台办、两岸新能源领域青年精英、企业代表及台商代表等共计120余人,通过参访实践、主题研讨与悦读分享,共探新能源产业融合新路径。作为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牵头学校代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檀祝平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分享。

常州市台办副主任杭芸向与会者介绍了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杭芸指出,常州市作为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不断深化两岸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人才互融。她表示,常州以开放姿态拥抱逐梦青年,这里不仅有绿色发展的机遇,更是两岸青年并肩前行的友好城市。

檀祝平受邀作主题发言,他从建设背景、特色做法和建设成效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家级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情况。他表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携同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起,联合市域内“政行校企研”诸多单位一起,依托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坚持以“联”促“合”,以“合”促“融”,以“融”促“实”,不断夯实体制机制建设,推进产教资源集聚,深化协同创新发展,探索出了在常州市域内新能源行业产业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路径。他强调,未来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以“人才链”升级“产业链”,以“创新链”激活“价值链”,赋能筑基引企、聚链育才,聚力数智融合,为地方乃至两岸新能源产业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会上,两岸代表就“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技术革新”“产学研协同凸显竞争力”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交流了新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动向,并分享了各自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经验,共同探讨了实现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强调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毕业生、理想员工朱岩、周曈围绕“突破”“责任”两个关键词分享了感悟,展现了新能源领域青年人才对事业发展与人生成长的思考。
此次活动的举办,成功展示了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和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成果,也为两岸产业交流提供了“人才赋能产业”的生动范本。未来,学校将依托联合体与共同体的“两翼”平台,以产教融合为引擎,不断助力常州新能源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让“潮起两岸”的产业浪潮,激荡出“能动未来”的澎湃动能。
据了解,会议同期举办了“汇聚青春力量 同心共创未来”2025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不仅为两岸青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还挖掘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大赛也为优秀项目提供了资源对接和落地支持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裴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