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岁患者癌痛难忍 涟水医生巧施术解煎熬
2025-08-15 09:21  来源:涟水县人民医院    
1

“谷主任,求求您想想办法,我妈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在涟水县人民医院疼痛科诊室,李阿姨的家属紧紧攥着谷腾飞主任的手,声音里满是焦急。70岁的李阿姨蜷缩在诊室床上,脸色苍白,额头沁着冷汗,结肠癌伴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带来的剧烈腹痛,正让她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煎熬。

两年前,李阿姨被确诊为结肠癌,此后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努力与病魔抗争。然而半年前,病情出现进展,癌细胞悄然转移至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顽固的癌性腹痛也随之而来,且日益加剧。家属告诉谷腾飞,为了止痛,李阿姨试过口服、静脉用多种阿片类药物,剂量加了又加,可疼起来还是撕心裂肺,“最厉害的时候,夜里疼得直打滚,刚眯一会儿就疼醒,连喝口水都觉得肚子里像有刀子在搅,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谷腾飞为李阿姨做了详细查体,一边轻声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仔细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和发作规律,结合各项情况评估后,判断其疼痛综合评分达到7-10分。“您别怕,我们有办法帮您减轻痛苦。”他耐心解释道,像李阿姨这样由腹腔内脏器转移引发的顽固性癌痛,常规药物效果已十分有限,而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能从根源上阻断疼痛信号。在向家属全面说明手术方案、预期效果及风险后,家属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手术。

(疼痛评估表图片)

手术当天,介入科技师严冬根据手术进程实时调整影像参数,确保操作视野清晰,护士孙海霞默契配合,及时传递所需器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DSA精准引导下,谷腾飞将穿刺针精准送达目标区域,随后注入神经毁损药物,整个操作过程大约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李阿姨明显感觉疼痛减轻。她尝试轻微活动身体,以往那种剧烈的痛感已大幅缓解。谷腾飞为其进行疼痛评估,评分降至2分。“谢谢谷主任,我终于不疼了。”李阿姨激动地说,眼里泛起了泪光。困扰她许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让她对后续生活重新燃起了信心。

谷腾飞表示,让晚期癌痛患者摆脱煎熬,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此次手术的成功,为县域内更多受癌痛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涟水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团队将继续以专业技术为支撑,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更多人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适应症:针对难治性的肿瘤疼痛患者,传统的癌痛三阶梯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也无法承受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瘙痒、头晕。面对一些机制复杂的腹部癌痛,如胰腺肿瘤、肝肿瘤等导致腹部癌痛,涟水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开展多项治疗癌痛的技术,如:腹腔神经丛毁损术(适用于胰腺癌、胃癌、肝癌、肠癌等导致的上腹部疼痛),上腹下神经丛毁损术(适用于妇科肿瘤、前列腺、膀胱肿瘤等引起的下腹痛、盆腔痛),神经阻滞、鞘内及静脉泵连续镇痛治疗等,以小创伤更精准地帮助癌症患者远离疼痛。

技术特点: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是通过B超、X线或CT、DSA等引导对支配腹腔脏器的感觉运动神经进行化学或射频毁损。研究显示,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有效率可达80%-94%,可以明显缓解胰腺癌、胃癌、肝癌、肠癌等患者的腹部疼痛,术后可以停用或减少口服的镇痛药物。

腹腔神经丛毁损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多种优点: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1-2根穿刺针,就可完成治疗,损伤极小;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

(通讯员 左曙东  朱恬荭)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