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下午,《永生金陵·魏特琳传》“行走的阅读”社会实践汇报会暨南京师范大学“追寻·和平·传承”大思政课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连红,南京创意中心董事长、南京世界文学客厅负责人匡军,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刘立为,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牛咔视频副总监丁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韦希、院长许多等嘉宾出席活动。
《永生金陵·魏特琳传》编者、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在访谈环节深入分享了传记的创作历程与核心价值。他指出,魏特琳不仅是一位值得铭记的历史人物,更已成为象征和平的精神符号,时刻提醒世人铭记历史、守护和平。面对中、美、日三国不同的历史叙事,唯有加强交流、弥合分歧,才能让和平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韦希在致辞中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她向新生寄予殷切期望:以“追寻”为帆,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和平”为责,在语言实践中践行时代使命;以“传承”为志,在青春赛道上勇担历史重任。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刘立为与南京创意中心董事长、南京世界文学客厅负责人匡军共同为“南京师范大学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为校地协同开展思政教育搭建新平台;外国语学院院长许多与牛咔视频副总监丁凌,为紫金草和平志愿宣讲团学生代表颁发证书,鼓励青年学子用多语种讲好南京和平故事。


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南京师范大学“追寻·和平·传承”大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现场播放的《永生金陵·魏特琳传》“行走的阅读”社会实践微纪录片,生动再现了南师外院学子重走南京安全区、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实践历程,让在场观众直观感受实践中的历史温度。

外国语学院2025级博士新生王扬晨曦、本科新生贺子希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们结合阅读原著、参与情景剧排练、重走南京安全区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从魏特琳精神中汲取的信念与力量,并坚定表达了以专业为桥梁传播和平之声、以青春力量传承历史记忆的决心。


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永生金陵》,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期间,魏特琳女士坚守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庇护上万生命的感人场景,深刻诠释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令现场观众深受触动,不少人热泪盈眶。

外院学生带来的多语种情景朗诵《绽放的永生花》,以中、英、法等多语种致敬永恒的人道精神,将整场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全体与会者起立朗诵《和平宣言》,以铿锵誓言许下“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郑重承诺。

一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推动其与校史红色资源、南京城市文脉及时代使命深度融合。本次“行走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创新采用“读原著、走现场、演故事、讲精神”的多维实践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真实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在跨文化传播中传递中国声音。这既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为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