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南湖小学:彩蝶翩迁,劳动绽光彩
2025-11-10 10:08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近年来,无锡市南湖小学积极响应新时代劳动教育号召,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南湖‘小彩蝶’ 劳动益‘美’行”为重要抓手,将生活、生产、服务性劳动深度融入学生日常,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逐步养成“坚毅担责”“勤劳诚实”“合作智慧”的美好品格,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筑牢根基。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南湖小学找准了方向:以劳动为“纽带”,一头牵着学生的动手实践,一头连着好品格的塑造;再以“场域打造、课程研发、过程体验、家社同盟建设、评价构筑”为五条“实线”,像串珠子一样串起劳动教育的全流程。通过“一核三品五线”运行模式,学校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劳动育人好路子。在这里,学生的劳动从不是“走过场”,而是戴着草帽锄草、拿起小铲子翻土、系上围裙烹饪……每一次动手都实实在在,每一滴汗水都真真切切。

打造益“美”劳动场域:让劳动“有处可施”

“在这里劳动,既能亲近自然,又能学到本领,太有意思了!”在南湖小学的劳动实践园里,手持小铲子翻土的学生们脸上满是笑意。该校以“让劳动场景触手可及”为目标,以学校为主导,打造“一屋、一楼、一室、一园、一馆、一廊、一墙、一网”八大劳动主题空间,“一手尘”“一腿泥”“一身汗”“一脸笑”的学生劳动形象,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地。学校精心设计“暖心家政司”“家庭微农场”“金牌小助理”等家庭劳动项目,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参与家庭生产劳动,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劳动习惯。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探访“幸福创造场”、寻找“生活体验场”、投身“志愿服务场”,让学生在社区服务、企业参观、公益实践中触摸真实生活,拓宽劳动视野。

研发益“美”劳动课程:让劳动“有章可循”

“不仅要让学生爱劳动,更要让学生会劳动、懂劳动。”南湖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以国家课程实施为基础,催生校本课程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1+X+5”益“美”劳动课程体系。其中,“1”指国家劳动课程,通过“任务式”驱动,让学生完成基础劳动任务;“X”代表学科课程,以“融合式”推动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深度结合,如数学课堂上计算劳动成果产量、语文课堂上撰写劳动感悟;“5”则是“劳动五味”校本课程,通过“项目式”实施,涵盖劳动知“味”的小当家课程、劳动体“味”的小工匠课程、劳动惜“味”的小农夫课程、劳动创“味”的小创客课程、劳动寻“味”的小访客课程,全方位满足学生劳动学习需求。

丰富益“美”劳动历程:让劳动“有声有色”

为强化学生劳动体验,南湖小学通过“常态建构、主题规划、特色展示”三维度,丰富学生劳动成长历程。在常态建构中,学校围绕《劳动课程标准》十大任务群,分年段研制“家庭、校园、社会”劳动清单,让劳动成为学生每日“必修课”;同时抓住入学季、成长季、毕业季三大成长节点,设计“我与小树共成长——劳动三季”主题活动,见证学生在劳动中的成长蜕变。

主题规划层面,学校打造“劳动修炼行”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点开展农耕体验、职业体验、公益服务等特色劳动;在特色展示环节,通过“劳动自省秀”让学生分享劳动故事、反思劳动不足,以展促学、以评促改,让劳动教育更具深度与温度。

建设益“美”同盟军:让劳动“有力可依”

劳动教育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南湖小学高度重视校家社三方合力,组建“益‘美’行者同盟军”,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组建“全员育人”智囊团,为劳动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家长层面成立“三级五部”委员会,家长积极参与,成为劳动教育的“合伙人”;社会层面联动各类实践基地,组建“实践基地”服务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让校家社在学生劳动成长路上同心、同力、同向而行。

构筑益“美”评价体系:让劳动“有迹可寻”

为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劳动表现,南湖小学创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评价体系。线上依托“彩蝶成长素养平台”,实时记录学生劳动轨迹、成果;线下启用“蝶宝劳动成长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劳动次数、内容、感悟。评价过程中,采用过程式、阶梯式、鉴赏式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劳动成果,更重视劳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与成长,让每一份劳动付出都被看见、被认可。

展望未来,南湖小学将继续以“劳动益‘美’”为核心内涵,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围绕2024年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将劳动教育从“习惯养成”转向“创造性能力培育”,赋予劳动教育新使命,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书写绚丽的篇章。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