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活”在场景里,“暖”进民心中
2025-11-13 17: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当法律条文走出冰冷的文本,融入金秋晚会的欢声笑语、足球赛场的热烈呐喊与夜市街区的人间烟火,南京江宁区正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实践,重构着群众与法治的关系,让法治理念真正“融入民心”。

场景创新,让普法“贴”近生活

江宁区打破传统普法的空间局限,将法治宣传嵌入群众高频参与的生活场景。10月的“金秋晚会”,把消防风险防范、婚姻家庭法律知识搬进小品与快板,居民在观看演出时自然接收法律要点;9月的足球赛场,“足球普法嘉年华”用“比赛竞胜负,学法明是非”的加油棒、“射门要准,守法要严”的手牌,把法律常识与运动热情绑定;7月的义乌美食城夜市,多部门“摆摊设点”,商户在逛夜市的间隙就能咨询合同纠纷、用工风险,让法治服务与市井生活无缝衔接。这些场景的选择,精准瞄准了居民高频出现的场所,让普法不再是刻意组织的活动,而是融入休闲、运动、消费的“附加惊喜”。

形式互动,让学法“趣”味十足

“单向读法条”的时代在江宁早已过去,互动感成为普法活动的核心吸引力。无论是晚会间隙的“法治知识抢答”,还是足球嘉年华的“法律问答闯关游戏”,亦或是夜市普法的“一对一案例剖析”,江宁始终以“问答、游戏、实践”的形式,让群众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在足球普法现场,参与者通过答题闯关赢取周边,在竞争与趣味中记住法律常识;夜市里,律师针对商户的实际问题拆解法律要点;晚会中的小品改编自真实案例,生活化的剧情让居民更易共情,也更易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这种互动设计,让学法从“枯燥乏味”变成“生动趣味”。

多方联动,让法治“聚”集合力

江宁普法并非单一部门唱“独角戏”,而是多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区司法局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城建局等十余个职能部门,整合律师、公证员、普法志愿者、法韵艺术团等专业力量,形成“职能部门讲政策、法律专家解难题、文艺团体创作品”的联动模式。各部门结合职责精准回应群众需求——市场监管局解读食品安全法规,人社局解答劳动合同纠纷,公安分局宣传反诈知识;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既保证了普法内容的专业性,又拓宽了普法形式的丰富度,让法治服务更全面、更高效。(朱珠)

标签:
责编: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