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联手教育 龙都娃娃鼓扎根小学校园
2020-10-22 09:36: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悠悠秦淮,南北两源,汇于江宁。江宁传统鼓舞“麻雀蹦”源于明末,因主要动作为模仿麻雀飞进稻场尽情欢腾飞跃而得名,它因强身健体的优点、悠久的历史渊源、优秀民俗文化的基因等特点于2014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末,江宁一所小学将这一传统舞蹈引入校园,从大人表演“移植”为小学生鼓舞,此举使麻雀蹦以龙都娃娃鼓之名在小学校园得以传承发展;与此同时,以艺育人,优秀非遗文化也在无形中塑造出学生、教师,乃至整个校园昂扬自信的气质。

非遗进校园 深度融入形成学校特色

“麻雀蹦”是明末开始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为边鼓边舞。太平天国时期,每年秋收后,江宁方山一带的农民都要跳“麻雀蹦”,以示庆祝。1996年,这一流传三四百年的传统舞蹈被江宁一名吴姓教师看中,尝试让学生演出。不承想,本就欢快的大鼓经由娃娃们边跳边打,倍显生机活力!

以“龙都娃娃鼓”的形式,麻雀蹦非遗项目在小学校园得以深入传承。

龙都小学校长张勇介绍,学校编出系列鼓乐校本教材“龙腾鼓乐”,包含《大鼓篇》《手鼓篇》《腰鼓篇》《盘鼓篇》《鼓棒操篇》,鼓棒操由全校学生每天课间锻炼,手鼓、盘鼓、腰鼓、大鼓则以社团形式每周学习。为达效果,学校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亲自传承教学,音乐组、体育组和部分骨干老师参与的系统传承团队。

鼓乐文化进入小学生课堂。道法课上,学生学鼓和“麻雀蹦”的历史发展;美术课学画不同鼓的样式;音乐课熟悉鼓之韵律;体育课练习敲鼓技法。陶义田等麻雀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受邀走进课堂授课,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兴趣班扩大为“娃娃鼓”团后,形成预备队、普通队和精英队齐备的成熟鼓团,学校随时可拉一支能上台的队伍演出,为更好地训练,校方特地开辟一块600平方米场地专门给娃娃鼓团。

整齐划一的鼓棒操、

趣味横生的鼓棒游戏,一次次舞台上的精彩亮相,不仅锻炼出一个个健康的小虎娃、小虎妞,也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切身体会到麻雀蹦非遗项目的优点,发自内心地愿意去保护、传承它。同时,龙都娃娃鼓本身就是一门活生生的民俗文化科目,教会了学生们什么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非遗之影响 传承中带来的师生成长

伴随娃娃鼓的发展和壮大,非遗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教师的成长。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带孩子们演出了。”头戴棒球帽、活力十足的宣广莲副校长已带队龙都娃娃鼓团十几年,调令刚下,她将离开龙都小学,前往另一学校任教。

“最舍不得的就是娃娃鼓队的孩子们。”宣广莲说,每次带队演出,从餐食、服装、化妆、道具都是老师们自己弄,笨重的一台台大鼓也是他们搬上搬下。而从演出前长达几个月的排练,到临演前一次次调整、沟通、指导,事务繁杂无比。

可所有辛苦在演出后尽化为自豪。“每次演出同台的节目很多,但只要龙都娃娃鼓一出场,强烈的舞台震撼力都能换来观众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每当演出完看到观众拉着鼓队的孩子们主动合影,宣老师的内心都升起满满的成就感。

如今的龙都娃娃鼓队堪比专业演出团队:摄影、化妆、道具、排练、现场协调等分工有序,七八位“90后”年轻老师各司其职,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之余,相互配合完成鼓队的一次次大小演出。

有收获的不仅是参与的这批带队老师。多年来,一个熟悉的画面已经在宣广莲的脑海中定格:训练中,孩子们坐在鼓上,头上的汗水不住往下掉,后背已经湿透,可他们却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动就不动。

走台现场,导演的要求只要说一遍,小小年龄的“鼓娃”们都能心领神会;排练和演出间隙,没有孩子打闹,他们掏出随身书包里的作业本,安静地在场馆里看书、写作业。

这种训练下,龙都娃娃鼓每次亮相都表现不俗:“鼓娃闹春”获江苏省民间艺术最高奖“迎春花奖”、鼓乐表演《龙都鼓娃》在2018年江宁区中小学生艺术节荣获特等奖、南京市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并登上湖熟街道、江宁区多届运动会开幕式以及2014年青奥会闭幕式国际大舞台。在鼓文化加持下,龙都小学校园鼓声隆、活力射,充满勃勃生机和进取氛围,师生共同练打鼓,扬精气,塑健体,学校也先后斩获江宁区师德先进团体、教育系统巾帼标兵岗、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用优质非遗文化塑造学生、学校气质——当非遗联手教育,这一对双方有利的融合创新模式使龙都娃娃鼓成为江宁乃至南京的特色文艺品牌。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

图片提供 季美娟

标签:娃娃;麻雀;江宁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