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手机,严管之外还需善导
2021-02-09 08: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家长们如何看待这项要求?该如何落实这项规定,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有了严管令,

学校更“理直气壮”

“早该如此,支持!”“现在的网络环境太差,赞成!”“学生就是以学习为主,如今的学生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刷抖音,沉迷手机的越来越多,影响成绩。”采访中,家长纷纷对这项举措点赞。

“确实要禁止,手机很容易让孩子分心。”苏州市民王华认为,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形成的小学生而言,将手机带入学校很容易影响学习,也容易滋生攀比之风。

“学校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校,有紧急情况直接跟老师借手机。”南京市鼓楼区居民陈丽的儿子正在上初二。她说,“但我们家长更关注学校之外的时间,比如现在假期,手机不可能不给孩子用。”

“禁止手机进校园”并非一个新鲜话题。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学校早已明确手机“禁令”。“一直以来,学校明确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扬州市公道中学办公室副主任范秋盛表示,学校共有700多名住宿生,在教学区、生活区设置十多部公用电话,学生的电子校牌可作为电话卡使用。凡是学生有需求联系家长,均可向班主任或任何一名教师借用手机,学校各办公室电话也可借学生使用。教育部的通知给了学校加强管理的“底气”。

南京市第一中学曾发布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告家长书,明确禁止在学校教学区使用手机。“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不仅仅是作为通讯工具,可能会玩游戏或浏览网页,对学习产生影响。”校长尤小平说,告家长书发出后,绝大多数家长表示肯定和支持,大部分学生也能遵守规定。

相较于国内,国外中小学对于手机禁止进校园的管理更加严格。“我之前去英国交流时发现,英国中小学门口都会张贴禁止携带手机等科技产品的通知,有明确相应规定。”尤小平说。

过度沉迷手机,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接近70%。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脑、手机、网络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触网年龄越来越提前,触网范围越来越大,拥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上网超时的学生不在少数。

镇江市第一中学校长吴铁俊建议立法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智能手机挤占学习时间,导致学生身心受害。在工作和走访中,我遇到很多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不当带来的问题。”吴铁俊说。我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超过2亿,很多中小学生生活中甚至上课时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等。长时间玩手机,视力会急速下降,还会给颈椎、脊椎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一些色情、暴力等内容也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学生受不良信息的误导,容易变得暴躁、自私、怯懦、自卑。学生把手机带进课堂或宿舍,不能安心听课和休息,没收、屏蔽信号、禁止充电等易引发矛盾冲突。同时,手机社交功能强大,导致网恋、网骂、打架斗殴等问题频发。

但另一方面,完全将手机“挡”在校园之外并不容易。南京一位中学老师表示,为了逃避学校检查,学生藏手机的手段花样百出。一本厚厚的词典,挖出大小合适的槽来藏手机;把手机装在空水壶里;袜子里面裹着手机;还有的把手机拆散,零部件分给若干同学,到学校后再组装起来。

一位高中班主任在采访中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孩子偷偷将手机带入学校后,如何监管?“我们不可能搜孩子身体和书包。现在的高中学生个性很强,老师管理上确实有难度。”

“假期里的手机管理更不容易。”南京市中山小学副校长李万青表示,一到假期,一些孩子难免会开启游戏模式,手机不离手,吃饭看手机,睡觉还看手机。

家校协同,

为孩子成长形成合力

教育专家呼吁,如果仅仅通过强制性举措和规定来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疏导、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适度理性使用手机才是长久之计。

吴铁俊建议,工信、网信办等有关部门自上而下建立、净化学生成长及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学校在增强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的同时,建设、维护好校园公共设施,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通过网络编程、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等课程,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开展好各类校园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发光的舞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手机使用导师。”吴铁俊说,父母平时多加强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缓解孩子的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孩子为找寻寄托迷恋网络,沾染不良习惯,对迷恋智能手机等不能自拔。

手机全面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想要让孩子在中小学期间不接触手机,是不现实的。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都需要更智慧、更耐心地处理和引导。

“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家庭、学校需要关注如何让孩子把手机从打发时间的“玩具”变成成长学习的“工具”。“一方面要人为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孩子正确认识手机、提升自控能力,让手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无论如何,最大限度规避手机对学生的伤害,让学生最大化受益,是应该追求的状态。“在信息化社会,中小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判断与选择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一味禁止并不是上上之策。”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倪娟说,作为学校要积极研究对策,引导孩子如何用好手机,更好地促进学习。“尤其是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转型在即,我们应当在教与学层面研究更多的转型,而非简单禁止。”

标签:手机;孩子;学校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