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区初中探索“作业育人”新路径
2021-11-02 10:01: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11月1日,南京市玄武区所有初中校的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一线骨干老师齐聚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以“深耕作业研究、优化教学管理、提升育人质量”为主题的玄武区教学常规月现场会干货满满,研究课展示、汇报分享、交流研讨……面对“双减”,我们该如何行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京市玄武区每一所初中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作业育人”新路径。

“双减”后,课堂与作业是啥样?

下午1:30,南理工附中展示了两节精彩的研究课。

郭静老师带来九年级英语《9A U4 Revision》,曹宇杰老师带来九年级化学《碳的化学性质》。

记者发现,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但两位老师的教学有很多不约而同的好办法。例如,老师们都提前精心布置了预习作业,课堂上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学;老师们都分层次安排教学活动,并有层次性地进行提问。

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周易宏说,老师要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在哪里”。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认知经验‘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真参与’,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共享探究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晚上8点,初中生做完作业

南理工附中这个学期各个年级都开设了课后服务晚自习,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基本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作业,初三年级的学生用两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作业。每天晚自习结束8点左右,大部分学生就可以完成全部作业。

老师们是怎么做到的?

南理工附中化学老师臧欣欣说,在分层布置作业时,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等差异,考虑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本身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将作业分层,在每道题前标注:A 或 B 或 C。A表示基础题,B 表示中等题,C表示难题。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必须会的题,哪些是尽力会的题。”

玄武区各个初中在行动

记者在现场会了解到,玄武区每一所初中都在积极落实“双减”要求,探寻“作业育人”新路径,并且形成了实实在在的方案措施,正在实施中。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吕华兵告诉记者,“作业”是玄武区各个学校一直在探究的话题,现在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实际上正好给大家一个契机,利用这个机会把学校之前做的探索进行总结,再把作业育人的路径继续往下深入推进。“作业永远不是教育的一个小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很关键的‘牛鼻子’的问题。”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颖

标签:玄武区;学生;老师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