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梅花,你在瞻园、在总统府、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以及其他园林景区、公园校园及庭院中随处可见,但南京的梅花,主要集中在南京东郊的梅花山上。梅花山坐落在东郊钟山风景区的怀抱,可谓是山中有山,自成景致。
东吴大帝孙权的墓就在梅花山的北侧,常人即使踏上了孙权墓的领地,也不一定想知道这里还有一个为朱元璋守陵看门的孙仲谋将军,因为人们是奔着梅花山的梅花而来的。南京的梅花山所在地,原先是明朝的皇家赏梅胜地“梅花坞”,是为明代宫廷专设的梅园。当时植梅不下千株,所结的梅子专供太庙祭礼皇帝祖先用。据说当时每株梅树上都悬挂着书有“御用”二字木牌,可见在明代刑律面前,百姓们是很难有资格和闲情来赏梅的。明代南京作为都城对今人发挥的作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南京城墙城河、南京明孝陵看出,也可以从梅花山上看出。我们不能丢掉明朝都城的地位而死抱住唐代人所说的“六朝”不放,应该对堂堂正正的明朝都城历史地位还以公道,称我们“大南京”为“六朝”+“明朝”=“七朝古都”。七朝古都的梅花山,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初春,散发出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梅花暗香,更洋溢着厚重的历史陈年酒香。
20世纪90年代初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期间,出了中山门就可进入东郊风景区,因此,每年春天到梅花山赏梅郊游踏青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学习内容。有时与家人一道去,有时陪朋友一道去,有时与同事一道去。至今难忘的还是那一年,我们《东南文化》杂志社全体同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集体到梅花山去赏梅,当时就数我与贺云翱先生年龄大一些,大也就是30出头而已。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在梅花丛中拍照留影,十分开心,当年的一些照片,我至今还保留着。转眼30多年过去了,后来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化及居住地点的改变,就没有再专门去过梅花山赏梅,但梅花山一直装在我的胸中。
由于梅花、松树、竹子被人们冠以“风寒三友”,梅花又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合称“花中四君子”,所以,梅花经常被人们栽种,并经常在诗画中得到歌吟渲染。毛泽东同志的那首《卜算子•咏梅》可称千古咏梅诗中的绝唱,而画梅花的丹青高手更是代不乏人。南京人爱梅花是爱在心里,爱在眼里,爱在行动上,所以在1982年,就将“梅花”作为南京市的市花。
在江苏,除南京梅花山外,以成片栽植梅花而名播遐迩的,当数无锡的梅园,那是无锡荣氏家族留给无锡大地的一幅美丽画卷。而以一棵梅花树即声誉满寰的,当推淮安市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庭院中的那棵“一品梅”了。淮安市依此而生产的“一品梅”香烟,更成为当地的全国著名商业品牌。我也喜欢梅花,曾在自己的“空中花园”的花缸中,先后尝试栽过4盆梅花,恨管理不善,现只剩下一棵腊梅在独放。每年冬天,这棵腊梅树都会为我们奉献出满树的蜡黄色花朵与芳香,既为住宅小区添景添香,也经常将自己家中的花瓶插得满满的,香了一屋。
南京市为了加大对旅游景点的宣传,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就以梅花山为主阵地,专门举办 “南京国际梅花节”,节日时限为每年的2月20日至3月31日。今年的2月20日,南京市宣布对一些户外旅游景点实行限时按规开放后,正值春暖花开美好季节,东郊的梅花山肯定是游人和南京市民的首选。尽管有30多年未去梅花山专门赏梅了,但限于“新冠肺炎”疫情警报还未完全消除,加上离居住地更远了,所以今年我还是没有去梅花山赏梅踏青的打算。
在南京市今年2月20日的“梅花节”宣传横幅中,通过微信朋友圈发现,“蜡梅”一词十分抢眼。怎么是“蜡梅”而不是“腊梅”?怎么梅花节仅成了让“蜡梅”唱主角了?经上网搜索,发现有的地方果真有“蜡梅节”。朋友转发的搜狐网上,有一位孙先生发表有《究竟是“蜡梅”还是“腊梅”》一文,作者引用《礼记》中的记载: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认为中国古代十二月经常举办一种叫“蜡”的祭祀活动,所以就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蜡月”,而蜡月开放的“梅”花自然就谓之“蜡梅”。
通过拜读,发现该文至少存在严重学术漏洞:
一是对“蜡”字误读。在这里,孙先生显然将古文字“蜡”字读音读错了。“蜡”字在周代读音为“zhà”,不念“là”,它的原始本义是指冬天的祭祀。《礼记•郊特牲》有“天子大蜡八”,每年冬天,周天子都要举行蜡祭仪式,此时要念“蜡辞”即祷告语,希望人类无恙,希望庄稼没有病虫害而有好收成。现今古文献中保存下来最有名的蜡辞是“伊耆氏蜡辞”,比周代还早,传说是伏羲神农时代传下来的。《礼记•郊特牲》有“伊耆氏始为蜡”,蜡辞原文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表现了人们对来年获得农业丰收的祈祷祝愿。农历十二月称“蜡月”,这里的“蜡”字都念“zhà”音。因此,如果与“梅”字组合成“蜡梅”,那必须是读成“zhàméi”了,显然与今音不合,犯了古今音混淆的错误,并且在周代,根本没有“蜡梅”一词组合。
二是犯循环论证错误。作者认为,“蜡梅”古称“黄梅”,接着又将“蜡梅”的出现又回落到宋代苏东坡和黄庭坚二人身上,认为是他们二人根据黄梅“香气似梅”的特点和“类女工捻蜡所成”的特征,把它称为“蜡梅”。但这个典故出自何处,并不清楚,且又与作者在开始认定的始于周代相矛盾了。同时,用“香气似梅”来形容黄梅,以梅喻梅,循环论证,于文理不通。不过,我们从中还是获得了有益信息,即现今人们所认可的“蜡梅”,其时限最早是在宋代,因为在宋代姚宽撰写的笔记《姚氏残语》(又名《西溪丛话》)中,是出现了“蜡梅”一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蜡梅”,释名黄梅花,但认为蜡梅不属于“梅”类,只因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字的古字是“蛆”,后来被用于动物蜡、植物蜡或矿物蜡,读“là”音,与动物、植物、矿物体中存在的虫菌体有关。“蜡烛”一词的产生,时代最早可以到东汉晚期,因为此前的文献中很少见到有用于照明的蜡烛。“蜡”与“腊”同音后,人们将原来的“蜡月”写成“腊月”,专指农历十二月,故又称十二月的梅花为“腊梅”,这些都应该是东汉晚期以后的事了。今天,如果我们将具有“普世”价值的“腊梅”称谓全部让位给仅是黄色的“蜡梅”,显然易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一般认为,梅花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但根据西周初至春秋的《诗经》记载,《诗经》中的《摽有梅》、《终南》、《墓门》、《鸤鸠》、《四月》5篇诗中都出现“梅”字,其中结果实的亦可称“梅子”树,说明梅花在北方出现的时间与南方差不多,并且是有果梅,有花梅。历史发展到今天,植物品类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梅花开花周期长、品种多的特点,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应该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可一味泥古不变。我们可以从“季节”和“色彩”两个大的方面来认识和区分梅花的不同属性,化解目前在梅花认识问题上的乱象。
一是从季节角度来区分。一年四季,目前我们主要有:冬梅、腊梅、春梅三种,时间跨度主要在农历第一年的十一月、十二月和第二年的正月、二月之间。一个有趣的民俗民族文化现象是,在这一个时间段出生的女孩,中国的父母往往会用“冬梅”、“腊梅”、“春梅”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以寄托一种希望孩子像梅花一样美丽、大气和坚韧。我们身边这样的女性,可以大把大把地来数哟!这正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对梅花喜爱的特殊感情和纯真崇拜的健康心理。
二是从色彩(花色)上来分。根据“蜡”“腊”的字义“通假”演变及黄色似“蜡”,梅花最早的颜色应该首推“黄”色,也就是“黄梅”,又称“蜡梅”、“腊梅”,人们最早认识或喜爱的,就是这种黄色的在寒冬腊月里生长的“梅”。毛泽东同志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七律•冬云》)所说的梅花就是这种像蜡一样的“腊梅”。必须指出的是:“蜡梅”只是“腊梅”的一种,因为在三九严寒天还盛开着“红梅”,否则,那首《红梅赞》词的开篇“铺陈”就缺乏生活基础了。除了红梅花、黄(蜡)梅花外,尚有青梅花、绿梅花、白梅花、蓝梅花、乌梅花、黑(墨)梅花等。那首“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仅南京梅花山的梅花而言,从花色上即可粗分为:白梅、绿梅、红梅、黄梅等。如果再从中分出第二个层次,那就更多多了,仅红色就有粉红、桃红、紫红、淡红等之分。
我们还是看看实例吧。在无锡梅园的5000多棵梅树、2000多盆梅桩中,梅花的品种就有近40个。其色彩有银红、假朱砂、骨里红、素白台阁、小绿萼等。著名的品种有:素白洁净的玉蝶梅、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红颜淡妆的宫粉梅、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浓艳如墨的墨梅,也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我们再看南京梅花山的梅花,在1533亩土地上,共植梅35000多株,共有11个品种群近400个品种,每个品种的花色都不尽相同,仅红色就有朱砂红、宫粉红、猩猩红、骨里红、照水红、跳枝红、千叶红、长枝红、胭脂红、玉碟红、送春红等珍贵品种。南京的梅花山,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梅山”,那万紫千红百绿的梅花世界,又岂一个“蜡”字黄色可以概括周全?
常识告诉我们,真正在腊月里开的“蜡梅”,在春节过后就基本花朵凋零、无花可赏了,我的空中花园的那棵腊梅与梅花山腊梅在时间上相差无几,早已被实践证明。“蜡”字只可专指在腊月里开的、像“蜜蜡”一样的黄色梅花,而不能指代在春天里绽放的梅花。南京市在每年2月20日举办国际梅花节,基本上已经无“蜡梅”可看了,人们来欣赏的,主要还是那些姹紫嫣红、如香雪海一般的“春梅”。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时,我们举办“梅花节”是适逢其时,完全与大自然合拍;如果说举办的只是黄色的“蜡梅节”或以“蜡梅”来唱主角,意味着与举办“南京国际梅花节”的初衷不符,更与梅花山眼前所呈现出来的春花烂漫景致不符。南京的梅花,愿你在这片土地上愈开愈艳、愈开愈盛,真正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南京的梅花节,愿你真正成为南京人赏万朵花、睹千种色、唱百首歌的心花怒放的季节!
有诗赞曰:
芳香四溢春腊冬,
百花零落显峥嵘。
岁寒三友四君子
君更胜竹腹不空。
钟山腹地万株梅,
清江浦畔一品雄。
七朝古都花千树,
八方风来香更浓。
(作者:束有春 2020年2月23日于金陵四合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