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江苏省小学环境教育微课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出炉,建邺区三位老师的微课荣获二等奖的殊荣,他们分别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朱建玲老师的《校园绿地面积》、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赵静老师的《我节约我快乐》、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徐玉芬老师的《植物和我们》。南京市建邺生态环境局和建邺区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通讯员建生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颖
计算校园的人均绿地面积
将环保教育融入数学课程设计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朱建玲老师在上计算图形面积的数学课中巧妙融入了环保教育,跟同学们一起亲自动手测量了校园的绿地面积,并算出人均的绿地面积。同学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环保的知识。
“为什么校园里要有绿地呢?因为绿化是氧气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人们呼吸;绿化还是吸尘器,绿化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力量;绿化也是遮阳伞,绿树成荫可以减少太阳光线中有害成分的辐射,降低皮肤癌的发生,在炎炎夏日,绿化也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凉爽的树荫。”朱建玲老师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绿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支招
引进“塞罕坝”案例编写环保教材
“金中实小是‘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绿色学校’,目前也正在申报‘江苏省绿色学校’,一直在努力践行环保的理念,重视环保的教育。”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何义田校长告诉记者,在建邺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学校的环保教育有声有色。比如环保日开展的“秒变乐色”活动,让孩子变废为宝,用废弃的瓶瓶罐罐、布料等做一些创意装饰品,进行展览并摆放在家里的装饰角,通过这些活动向同学们传递环保的理念。
“2019年,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创新协同中心正在编写一本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财经素养读本》,金中实小承接了其中‘经济与环保’这一版块的内容。编写教材需要权威的数据和典型的案例,建邺生态环境局为我们请来了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的博导祝栋林,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塞罕坝的案例让我们的思路茅塞顿开。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后来变成了一个荒原,在三代建设者的努力下,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生动的范例。”
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环保宣教有声有色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建邺生态环境局也不遗余力地在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从青少年开始,传递环保理念。2019年,他们组织辖区学校学生参观环境教育基地4次;向绿色学校赠送中国环境报40余份、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近1000本;帮助学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建邺区目前已创省级绿色学校16所,市级绿色学校30所;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保节日,组织学校开展环保主题班会及环境科普等活动;组织环保专家进校园活动;对环境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29位优秀老师给予表彰。
近几年来,建邺生态环境局组织近30所学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环境水科技、环境教育微课、国际环境小记者、“生命之水”等活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