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制作近千只香囊送往一线
药学院学生的绘画作品《盼归》
药学院学生的绘画作品《送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处于寒假期间,但是,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师生积极行动,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疫情防控。
师生协力
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哪种药物对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更有效?带着这一问题,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李飞教授、蒋南副教授和他们的研究生展开了科研攻关,对上市药物进行超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工作,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详细研究筛选所得的潜在药物与蛋白靶标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与已报道的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揭示有效药物的关键结构特点,期望该工作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设计及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面对重大疫情,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药学人员该如何发挥作用呢?药学院临床药学系李歆教授在网络上发起了《药师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调研,着手分析临床药师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以期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与咨询。
当民众对“气溶胶是什么?为什么能传播病毒?”感到困惑时,南医大药学院药剂学系辛洪亮副教授通过媒体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临床药学系张莉老师和硕士研究生李晨等撰写了《面对“新冠”疫情,切莫情急乱用药》,临床药学系唐玉林主任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防治“药”点》,药剂学系徐华娥教授撰写了《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网红药物”,听听药学专家怎么说》。通过网络宣传,这些由药学专家写的具有药学特色的科普文章,使得人们更加科学、理性地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与防控。
当大家都宅在家里躲病毒时,药学院的研究生徐筱雅同学毅然走出家门,在家乡山东省金乡县中医院做起了志愿者,在服务台干起了分诊工作。陈铭钰同学与父母主动报名,作为医院的志愿者参与家乡的卡口执勤工作,对进出车辆里的司机和随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陈铭钰手里的额温枪常被冻得工作不了,她便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体温捂热。她说:“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线战‘疫’人员的不容易,向他们致敬!”柴煜莹、丁梦雨等许多同学在家门口当起了志愿者,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进行小区科普宣传,为居民分发防疫物资。抗疫中,不时闪动着药学院学子的身影。
医护人员在“疫”线救治患者,居家的药学学生也不甘寂默,有的人通过诗歌、绘画作品,表达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有的通过视频朗诵传递自己的心声,为武汉和湖北加油鼓劲,显示出药学院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
院院协同
做好后方保障助力抗疫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药学院临床药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所附属医院的药学部立即投入人力物力,为抗疫前线提供坚实的保障供给。
疫情刚起,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南医大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王义俊就迅速召开药品供应保障会议,组建“疫情保供小组”,制定应急预案,重点储备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品及乙醇、手消液等紧缺品种。经过加班加点,紧急调货,大年初一,为医院派出的第一批赴湖北的7名医护人员备足了急需物资,解除了前线“逆行者”的后顾之忧。
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是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在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医院药学部主任唐玉林的带领下,药学部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参与抗疫工作,肩负起发热门诊患者的药品调剂工作,急诊药房的工作人员冒着高感染风险,冲在第一线。
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南医大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许静,深知物资保供事关抗“疫”大局。2月9日,药学部接到调剂需求,为奔赴武汉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调拨一批制剂。10日,接到通知,为对口支援湖北黄石的医疗队准备药品物资,药学部立即行动、迅速调配、打包装箱、按时送达,为医疗队出征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中外”协作
彩色香囊一线抗疫
此外,在这次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国传统中医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中药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受此启发,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师生携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药学部共同启动师生联合制作防疫香囊活动。逸夫医院临床药师顾凯、李新瑞、王玲莉,根据国医大师周仲瑛前辈提供的配方制订了配制方案,筹集草药,药学院师生多方发动,集齐近千个香囊袋。
在生药实验室,3位临床药师、药学院老师及学院的研究生、留学生分工合作,经过去杂、打粉、称量、混匀、装袋等工序,师生齐心合力制作了600多枚颜色鲜艳、美观大方、芳香宜人的中药香囊。香囊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药学部转送至湖北省抗“疫”一线及临床一线,配发给医护人员。
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决心不会改变。在这场艰苦的战“疫”中,每个医护人员都责任在肩。不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药学师生和全体药师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践行药学学子的初心和使命。
江宁玉 韩 峰 段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