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本期“两会云访谈”,记者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和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就“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话题展开交流。
主持人:高水平大学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什么成绩?
胡刚: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践行学贯中西、至精至诚的办学理念。学校培养出了第一个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培养了一大批国医大师,中医药院校书记、校长及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校为江苏省及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学校进行新医科探索,大力推进一流本科和专业研究生教育,在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举办本博一贯九年制教育,着力培养学贯中西,具有大师潜质、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始终高达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令业界瞩目的优异成绩,因此被遴选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建设高校。
施卫东:南通大学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为社会培养出10位两院院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校长和医生,这一“通大现象”在地方院校中是不多见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通大学主动适应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将办学传统融入时代发展脉搏和人才培养规律,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聚焦“两个根本”,落实“四个回归”,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医、工、文、理等的交叉融合,努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我们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医教结合、医工结合、智能医学等方面积极探索;深耕“新工科”人才培养特区,探求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同频共振;建立张謇学院、通科微电子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主持人:高水平大学建设要进一步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是如何开展相关工作的?
胡刚:通过“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第一阶段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对包括江苏省中医院在内的20多所附属医院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学校对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建设的贡献度;通过对包括江苏康缘药业和苏中药业在内的附属药企建设,有力支撑了江苏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通过与江苏省民政厅共建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推进江苏的养老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施卫东:南通大学建校之初,校长张謇先生就主张“父教育而母实业”,认为教育与实业互动发展,实业与教育应迭相为用,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学校于2009年在江苏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工作处,与国家级南通大学科技园合署。按照“一个重点团队服务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学院服务一个行业,一个优势学科服务一个重点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校地联动打造战略合作平台,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部级高水平平台,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学校还围绕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特长,与省内3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从学校层面搭建“面对面”的服务平台,组织优势、特色学科与地方特色产业或行业开展“线对线”的对接。
主持人: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在师资引进、培育上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何改革举措?
胡刚:长期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引培并重,以培养为主。我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以仁爱之心、赤诚之心和奉献之心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经过几年努力,我们通过引培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对这些教师,我们将按需适岗,分类培养、分类评估、分类考核。在一流中医药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我们致力对所有老师给机会、给平台、给舞台,助力各类教师出彩。
施卫东:南通大学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坚持“人才集聚”第一战略,推进“高水平师资建设”第一工程。我们出台了系列文件,在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坚持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协同”工作机制,把服务对象扩大至全体教师,把服务范围扩展到教学、科研、身心健康等各方面,把服务过程贯穿到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在人事制度改革领域,打出政策“组合拳”,实施职称评审改革,推进岗位、薪酬制度改革。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和“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理念,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两翼并进,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分明、系统衔接、绩效明显的师资队伍体系。
主持人:高水平大学离不开高层次科学研究,学校目前在科研创新上有什么激励举措,取得了什么效果?
胡刚: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把中医药创新研究,作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始终大力推进科技评价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广大教师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活力。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南中医人始终遵循习总书记的嘱托,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开展科学攻关,我们支持一批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教师,鼓励他们致力于研究中医药重大基础理论和科学问题,对他们在经费等资源配置、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当下,学校高水平项目承担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有3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和行业成果一等奖,而且大多数成果实现了转化,有力支撑了江苏省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施卫东:学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行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8050计划”,科技工作成绩显著,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我们通过深化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与配置的体制机制。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双创”,打造龙头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更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制定以更多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让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形成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为科研人员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