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要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这个中秋假期是“双减”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南京中小学生是如何度过的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人物: 开心(三年级)
看电影、逛公园、走亲戚,三天假期很惬意
“往年节假日,培训班总喜欢安排一些语数外的课程,家长好不容易放假也不敢出去玩。今年中秋节三天,什么课都没有,孩子玩嗨了。”开心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中秋节第一天,开心上午写作业,下午带他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逛超市。第二天约了同班同学一起去汤山的美丽乡村附近玩。“郊区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大草坪,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感。中午在民宿吃饭,环境装修雅致,吃完饭大人们喝喝茶,聊聊天,孩子们在游乐场里玩耍,这个假期很惬意。”
王女士表示,最后一天是中秋节正日子,全家人准备去姑姑家串门。“姑姑家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上四年级,好久不见了,我最喜欢跟姐姐一起玩耍。”开心同学高兴地说,这个中秋节,是他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小长假。
人物:朵朵(初一)
画画、打羽毛球、跟同学聚会,劳逸结合很愉快
“这个中秋节,我没有上任何培训班,假期生活劳逸结合,还是很愉快的。”朵朵告诉记者,第一天,她基本在家里写作业;第二天,在家里画画、读书、打羽毛球,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晚饭后跟爸爸妈妈散散步,聊聊天。第三天,她约了几个小学同学一起聚会。“上初中了,小学同学也是各奔东西,大家好久没见了。我们准备约起来,带上羽毛球、毽子、跳绳,找个附近空旷的地方一起锻炼身体,聊聊天,说说各自的初中生活。”
朵朵妈妈告诉记者,本来打算带孩子去远一点的公园、景区玩玩,后来听朋友说,公园、景区人也很多。算了,疫情防控还不能松懈,就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了。
人物:欣欣(初三)
长江边徒步,跟妈妈学做菜
“往常的周末和节假日,我都是奔波在培训班的路上。从早上8点到下午5:30。这个假期,除了学校的作业,没有培训班的课,真是太爽了。跟爸爸妈妈一起在长江边散散步,和妈妈一起做凉拌苦瓜、卤鸭四件,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这是我度过最轻松最温馨的一个假期。”欣欣告诉记者。
欣欣妈妈笑着说,“今天过节,孩子也没课,就想着教她做菜。孩子以前觉得苦瓜是苦的,我教她怎么去除苦瓜的苦味。苦瓜洗干净切好,开水焯一遍,然后捞起来,用麻油、白汤甜油拌一下,就不苦了。孩子学得一头劲,也算学会了一项生活的技能。”
多说1句
少了培训班,多了自然、劳动和亲情
不得不说,“双减”政策之后,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种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社会教育、亲情教育……“唯分数论”“教育内卷”让家长们只盯着“知识的教育”,而忘记了很多更重要的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牺牲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眼睛缺少那份本来的童真和灵气……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让孩子们的生活在学习之外多接触自然,融入社会;学会劳动,懂得担当;少一点培训班,多一点亲子陪伴,让孩子拥有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拥有丰盈的内心和温柔的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