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志愿填报的“大幕”即将拉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在志愿填报时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和目标,扬子晚报“2022上好大学·强校联盟”推出高校招生政策系列,为江苏考生打造最强志愿填报攻略。
苏州大学(招生代码:1261)
●关键词:双一流 学科强 培养佳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先后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首批“2011计划”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16个学科位列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2个学科稳居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国家各类人才培养基地、书院制、新工科改革、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计划为载体,培养卓越拔尖人才。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此外,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关键词: 计划多 政策新 机会大
今年学校招生计划总数6696名,其中在江苏省安排招生计划3851名,并设置历史类6个专业组、物理类16个专业组。
未来校区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设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新设儿科学专业。苏州医学院由学校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系统构建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外,学校新增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面向江苏省招生,学制四年,分别是“金融+计算机”,依托金融学(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以及“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依托化学(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
江苏大学(招生代码:1401)
●关键词:高水平 有特色 国际化
江苏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持续提升。《2022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38位。
学校坚持以学为中心,实施学业导师制度,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实施拔尖本科生培养计划,组建“金山英才班”“吴仲华班”“菁英学院”“高良润班”,施行“精英型、国际化”培养计划;实施微专业培养,开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等27个微专业,通过5到8门核心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行业企业施行“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海外学习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资助学生海外学习交流。
●关键词:招生政策
2022年招生计划7234人,较2021年增加300人,新增计划主要安排在江苏省内,医学类、计算机类、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较往年有大幅增加。考生在平行志愿阶段报考学校,若专业志愿服从调剂,无其他特殊情况者,进档后学校不退档;江苏考生在普通本科批次报考学校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的专业组,进档后,保证录取到所填报的前4个专业之一;实行全面开放式转专业政策,所有普通考生在第一学年末均可申请转专业,各专业接收转入学生人数可达本专业一年级学生总数的30%(临床医学专业为20%),近3年,学校共有2000余人成功转入心仪的专业。咨询电话:400-0511-365
南京工程学院(招生代码:1114)
●关键词:底蕴深厚
南京工程学院坐落在虎踞龙盘、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行业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毗邻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湖光、山色、鹭影、清荷”相映成趣,“科学精神、人文气息”和谐相生,被评为南京十大最美高校榜首。
历经百年,南京工程学院始终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弘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5万余名各类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学校自2003年以来一直被评为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2022年共有64个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共7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招生政策
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各专业间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学校在江苏以“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本部校区共有5个专业组,另有联合培养专业组3个。对于服从调剂的考生,仅限在其所进档的“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无特殊情况的,原则上不退档。
南京晓庄学院(招生代码:1120)
●关键词:师范教育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始于1927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师范教育是学校特色,蝉联2021、2022年校友会中国师范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
●关键词:招生政策
2022年学校共有44个招生专业,主要围绕新师范、新文科、新工科3个办学方向,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江苏省内安排招生计划3000个。
普通类首选历史考生可以报考学校3个专业组中22个专业,其中师范专业8个,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地理科学。非师范专业14个,旅游管理、社会工作、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地理信息科学都是省级以上一流专业。2021年江苏省录取最低分为534分。
普通类首选物理考生可以报考学校5个专业组中35个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2个,较历史类增加了5个首选仅限物理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学。非师范专业23个,较历史类增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省级以上一流专业。2021年江苏省录取最低分为517分。艺体类考生也可报考学校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3个师范专业,首选不限,其中音乐学师范为省一流专业。非师范专业有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
学校普通类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文化分投档。进档考生采取“分数优先”的录取方式,即从高分到低分先后录取。学校在提前批次有598个乡村教师计划,户籍、选科符合要求的考生都可报考,多一次投档机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代码:1113)
●关键词:双一流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连续7年位居《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关键词:招生政策亮点
亮点一:在全国率先同时开办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同时开展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从2015年起招收中医学(本博连读)和中医学(本硕连读)学生,2022年首次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学生毕业后,达到相应要求者,可以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以及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或者硕士学位证书,实现“六证合一”。201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体现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中药学院”,联合培养中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中药学(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为4+5年学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科阶段学习要求并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后,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符合转段要求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并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后,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证。
亮点二:中医学类专业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兼招!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类专业历史类、物理类考生兼招,为有志于学习医学专业、从事医疗事业的历史类考生打开了一扇窗!
亮点三:专业组数量丰富、专业选择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组数量丰富,中医本博及本硕连读专业、五年制医学专业、四年制医药相关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及泰州校区相关专业,不同分数段考生均能找到合适的专业,一样的品质、多元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王赟 蔡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