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改革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2024-09-20 10:0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琦  
1
听新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以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好、讲深、讲透、讲活,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难点、重点,也是亟待创新的着力点。笔者认为,立足时代发展特点,针对课程特性和学生需求,应从方法论的角度提炼和总结高校思政课教学究竟“融什么”。落实到具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建议高校不断推进“融信息化”“融现场感”“融思想性”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此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领力。

“融信息化”:智能技术增强思政课吸引力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而是逐步转向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愈发显现出动态性、整体化和立体化的特征。以“信息化”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获取更多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体验更多更优质的网络课程,也有助于在更频繁的教学互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从现实来看,以开放式网络课程、思政课移动智慧平台、VR实践教学平台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自主转变为“我要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总体来看,数智时代,思政课教学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将“智能化”和“信息化”有效融入思政课,需要我们审慎探索、积极推进。在实际教学中,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综合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教学手段智能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管理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发智能化等方面重点发力,通过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信息化、智能化学习和实践平台,以此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融现场感”:个性设计提升思政课感染力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真实或虚拟)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提升。从实践效果来看,体验式教学具有积极的正向价值与作用。通过使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课堂讨论、情境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有差异和针对性地开展某一专题、某一主题的教学,更为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和规律,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生动性和有趣性,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思维、表达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

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应特别注重“现场感”的融入。而有效、得体的现场感,需要在课程中增添个性化设计、定制式内容以及多维体验模式,注重情境的创设与选择,使其具有适用性和感染力。一方面,合理创设情境。避免课堂出现无序甚至无用的情境体验、知识感悟和情感感受,防止出现盲目地追求个性化学习而降低了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创设恰当的情境。选择的教学情境应遵循以教育为主的课程理念,具备符合学生认知、遵循教学规律、立足课堂需要等基本特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通过“参与体验—获取认识—提高认识—情感认同”的过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情感体验,构筑价值认同。

“融思想性”:精神体悟强化思政课引领力

高校思政课教学承担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与政治觉悟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虽满腔热情、思维活跃、敢于冲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较强,但同时也存在思想抵抗力偏弱、辩证思维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更需要思政课教育的科学引领和指导。因此,思政课教学更应注重融入“思想性”,充分彰显思政课情感温度与理性认知相统一的特性,发挥思政课思想启蒙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作用,以其强大的真理力量提高思政课的价值厚度。

思政课的价值厚度,在于它具有深厚的思想性,而非单纯的知识性。这意味着,思政课不仅传授知识,还帮助学生实现人生和情感价值,特别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信仰、补足精神之钙。基于此,思政课的发展需满足以下三个要求:一是课程既要立足学科发展,又要指向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培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持续不断优化内容供给,实现趣味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三是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平台、方式和机制建设,让学生们在身体力行中更好完成学思践悟的贯通与转化,实现从知识层面“知不知”到价值层面“信不信”的跨越提升。

(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研究专项项目“公共基础课与思政课专项一般课题”〈2023ZX64〉、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3YJSJG071〉阶段性成果)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