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高考了,一提到高考,热爱历史的读者会想到古代的科考。高考、科考,其实是两码事,但在某些地方又有些相似之处。而科考也并非一成不变,一提到科考,很多人会想到“八股文”,但“八股文”是明清才出现的,唐时的科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本期“史说”邀请到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尹磊,向大家讲述武则天、科考以及南京的故事。
武则天为何要改革科考
记者:科考(科举)是隋朝创立的,到了唐朝才形成定规。武则天时期,她对科考进行了改革,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文章说武则天之所以要改革,是要打击异己,用新人来取代反对她的旧官僚,还有人认为是为了打击关陇集团。
尹磊:关陇集团(集团成员“入则为相,出则为将”,北周、隋、唐等几个朝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之说,始自陈寅恪先生。此说提出之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的,比如和陈先生并称“康乐园二老”的唐史专家岑仲勉先生,就提出这有逻辑上解释不通的地方。比如陈寅恪说,武则天的氏族“本不在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岑仲勉认为,初唐时,跟随唐高祖李渊起兵的“太原元从”已经得到了优待,而太原并不属于关陇的范围,如果当时施行的是“关中本位政策”,只惠及关陇集团的话,那么优待太原这些人,就根本说不通。
实际上,“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和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不少其他概念(如将牛、李党争作为门阀士族和庶族地主之争)一样,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解释性的框架,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但不必视为等同于“真理”的定论。
到武则天称帝时期,她的个人权威和皇权本身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此时反对她称帝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们知道,李世民是发动政变上位的,再鉴于其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激烈斗争,所以在政治操作中,会尽量削弱宗室的力量。到了武则天时期,李唐宗室势力便更加弱小。而站在她对立面的长孙无忌、诸遂良等人早在高宗时期就已不在了。所以,说武则天改革科考是为了打击对立面,其实不成立。
武则天树立的强大的个人权威,是她得以称帝的政治资本,同时也对她作为皇帝的“合法性”起到巩固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武则天在树立个人权威、加强“合法性”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这从她造天枢、制明堂、注释《大云经》等一系列举措都能看出来。重视科考,本质上也是加强自身权威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通过大规模的选人、用人以及随之而来的整肃,加快行政官员任职的流动速度,造成皇帝一人凌驾百官之上的无上权威。
记者:武则天科考改革的内容具体有哪些?
尹磊:提到武则天对科考的改革,有些文章会说到殿试,认为殿试也是武则天的改革之一。其实殿试在高宗时期就有了,它并不是武则天的“原创”。而在唐代,殿试也并没有形成定规。
我认为,武则天对科考的重视,以及制度层面的主要调整,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首创了“糊名”的制度,让参加吏部试的考生,“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另外一个就是武举制,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下诏 “天下诸州,有练习武艺者,每年准明经、进士例举送”,首次把习武之人,放在与参加明经、进士两科考试的士子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从国家层面首次确立选拔可为将帅之才的制度。
“糊名法”作为一种杜绝舞弊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形式的考试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武举自702年始,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宣布永远停止武举考试,共沿袭了1200年。在汉文化圈,朝鲜和越南也都学习并采用了中国的武举制度。非常有意思的是,晚清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提议废除武科举的时候,还不忘抨击一下1200年前的古人武则天,他说“此(武举)武后之谬制,岂可仍用哉?”实际上矛头直接指向的是慈禧太后。结果在“戊戌变法”前的短暂春天里,虽已决定对武举内容进行改革,废除弓刀步石之类的考试内容,改考与枪、炮有关的技能,但慈禧一复辟,就下令恢复旧制。
除了江南贡院,南京还有哪些考场
记者:对江苏人来说,一提到科举,可能更多的会想到南京有个江南贡院。但江南贡院是宋时才建立,宋之前,南京是否有类似江南贡院这样用来考试的地方?
尹磊:隋唐时期,南京并没有“贡院”这种制度化的考试场所,据《景定建康志》记载,隋唐时期,南京(当时称蒋州、昇州)是上州,岁贡额才每年3名,人数可谓极少。岁贡,岁,每年;贡,上贡。即每年都要送3名学子去都城参加考试,这些人通过府州一级举行的考试或经过刺史的推荐,而前往京城,至于在南京的时候,他们考试的地点设于何处,有没有统一的考试时间,则不得而知。在京城的考试有两次,一是省试,一是殿试,通过殿试者统称为进士。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建都金陵的南唐,沿袭唐制,重视文教,持续举行制度化的科举考试。这个时候,因南京是都城,南唐所辖地区的学子们会在礼部主持下参加考试。考试地点应是在礼部官署,但具体地点在现在南京的哪里,还有争议。
那么,到了宋代,出现了制度性的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由朝廷再次考试:省试、殿试。南宋初年,建康府的解额是每年10人,后来陆续增加到13人。宋代南京的贡院实际上有两处,一是“青溪之南、秦淮之北”的建康府贡院,初建时规模不大,才有110间,后经两次重修,扩大到294间。另一处是举行“漕试”的转运司贡院(“漕试”是解试的一种,参考人员为官员亲属、寓居本地点士人等等),由被称为“小朱子”的真德秀修建,位于“青溪之西”,有150余间。这两处贡院,具体位置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南宋时建康府贡院的位置,大致即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所在之处。
记者:南京与明朝关系甚密,朱元璋登基后,对科举也进行了改革,对比武则天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退步?
尹磊:经过宋以来的发展,科举考试的精密性和公正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朱元璋本人对如何运用科举取士,也有一个逐步的认识过程。
洪武三年(1370年)举行乡试,翌年进行了会试和殿试,录取了包括三名高丽人在内的进士120人。但他不久就发现,“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于是又回到了荐举取士的旧途。但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鉴于荐举制出现的种种弊端和加强皇权的需要,他又重新恢复了科举,并依据当时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从明代科举取士的整体成效看,不可谓为退步。明清的科举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比以往都多。
武则天改革后,出现明经、明算等大约12种科目的晋身途径,如果算学学得好,可以去参加明算科考试,四书五经背得好,可以去参加明经科考试,诗词歌赋学得好,可以去参加进士科考试,但是,除进士科外,其余科目的考试,录取人数很少,影响力逐步下降。而朱元璋的科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答案尽量做到标准、划一,科目也仅分为文科和武科,但它录取人数多,科考制度较从前更为严密,虽然有所谓“八股文”,被后世诟病很多,但明代科举考试中“策问”的务实精神,则很少被研究者和公众注意,比如在明代中后期,就经常考到有关如何应对北方崛起的女真和南方沿海倭寇的“北虏南倭”有关的问题,并非像一般所认为的科举考试所考内容不切实用。
科考为南京留下了什么
记者:科举制作为一种实行了1300年的制度,它有怎样的弊端呢?
尹磊:科举制作为中国帝制时期的一种发明,并且能经历1300年的时间,说明这种制度是具有很强生命力和弹性的,但是,随着这种弹性的逐渐丧失,它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简单来说,就是科举考的内容,到了后来,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统治者也并不希望真正通过科举而取得能够经世致用的人才,而仅把它当做一种读书士绅的进身之阶。清末,在变法诸国的影响下,提倡实学的人越来越多,而清朝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害怕改革,不敢改革,特别武科考试不考天文、地矿、医律、化电、机器、武备、驾驶,而考早已应该废弃的射箭、舞大刀和抬石头。无怪乎晚清名臣张之洞发出了如下的感慨:“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记者:在整个科考历史中,您怎么看待南京与科考的关系?
尹磊:这分为几个层面。作为南唐、明的都城,南京是科举考试的中心,甚至在太平天国时期,南京作为其都城依然举行了科举考试,甚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也出在南京。
作为区域中心,明、清两代,今江苏、安徽、上海籍的考生均在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为国选贤,贡献了大量的人才。据统计,明代从江南贡院考出的江苏籍进士共2454人,其中南京籍进士261人;清代从江南贡院考出的江苏籍进士共2666人,南京籍进士292人。
作为南京文化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秦淮文化,正是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趋向成熟,明清南京的繁盛、秦淮河边的河房建筑、名人故居、秦淮河中的画舫、吟咏秦淮灯会的名篇、秦淮河流传的千古佳话乃至秦淮河边发生的早期中、西交流,都与科举考试所导致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文学之都的南京,拥有一大批宝贵的文学财富,而这些财富的创造者,正是科举文化影响下的历代文人,孔尚任的《桃花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科举人写的科举人故事,并产生了世界影响。(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