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文化 传承家乡文明 |南京师范大学实践团队走访南京甘熙故居
2022-08-13 14: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起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领略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生成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队,以团队队员家乡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立足点,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并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采访交流。

白局是一种从民间产生,在民间兴盛,反映广大人民生活的古老曲种。用南京方言,结合江南一带的曲调唱腔,热爱生活的南京人就能在街头上演“白听一局”的精彩白局演出。

区别于相声,白局在说中有唱,用戏曲一般的艺术表演形式演绎故事。作为南京地方文化遗产的代表,白局拥有七百多年历史。作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白局为人们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做出了杰出贡献。

团队成员慕名来到南京甘熙故居,走进南京白局,品味文化遗产。在与文化传承人黄玲玲老师(白局剧团的总负责人,年过七旬)的交流中得知,本世纪,在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帮助下,南京白局得到了大量的展演机会、排练场地,更多的南京人欣赏到家乡的特色剧种,更多的外地朋友了解到这张南京名片。

甘熙故居位于南京城南一条小巷里,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一座清代古民居。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南京的历史文化。甘熙故居里展示了南京民俗文化,在这里可以了解南京一百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展演。白局在南京的甘熙故居设立固定的展馆和舞台免费演出。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白局的发展历程,在经过一度沉沦之后,白局老前辈们付出巨大努力,终于在21世纪迎来了复苏。2007年白局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南京白局有专门的时间、地点进行演出,但是白局传承人坚持前辈们的传统,始终不收钱的“白听一局”,所有的演出都不另外收钱。

黄老师希望可以跟社区和街道合作,进行文化进社区的相关展演,也期待与学校、社团合作,让更多南京的孩子们接触到这项传统文化。

同时实践队员们也非常荣幸能够在现场欣赏到白局演出,富有特色的南京方言外加江南曲调,给实践队员们清风拂面般的感受,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更加放松。南京白局讲述的是一件件百姓所能认知的生活琐事,大家听了时不时会心一笑。表演者丰富的表情,传神的动作,配合上二胡等乐器的伴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与黄老师对话的时候,队员们看到了老师眼中有光,看到了老一辈对于文化的坚持,对于南京白局现今发展的喜悦。热爱白局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黄老师虽然年过七旬,可是身姿挺拔,神采飞扬,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艺术源于人,滋养人的内涵,与黄老师的交流让队员们收获颇丰。

这次实践引发了实践队员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又能为南京白局的传承做些什么呢?首先,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向同学们介绍、推广白局艺术,组织大家一起欣赏白局演出,参观白局文化展馆。其次,向学校学生组织建议,让白局表演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白局,为白局的发展献上青春的力量。

对于非遗保护而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当代青年人,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社会责任。青春奋进勇担当,同学们表示,作为南京人,应该传承南京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作为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实践队员应当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标签:
责编:龚淑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