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儿科人才的培养。南京医科大学于2018年成立儿科学院,培养儿科各层次人才3700余名。随着儿科招生高校不断增加、儿科医生缺口逐渐弥合,儿科医学教育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新挑战。“数量质量并举”是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校院协同育人、提升儿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仍是儿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医大儿科学院领导班子围绕“校院一体加快临床提升”“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等开展专题调研,聚力推动儿科医学人才培养迈入新轨道。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学院领导班子分成5组,走进班级、走进课堂、走进宿舍、走进科室、走进实验室,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师生午餐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基层师生的意见建议,梳理出即查即改的问题并进行集中整治。为解决青年教师培养和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等突出问题,学院推出了“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大讨论”“国旗下的思政课”等一系列举措,构建“专业引领+思政教育+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南京医科大学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目标,在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方面下足功夫。
5月27日,南京医科大学承办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68所医学院校及附属儿童医院的儿科教学专家云集儿科学院,围绕加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儿科医学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深入研讨。神经内科医生张刚作为南医大儿科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在会上进行教学创新展示,他以《多学科团队教学法在初级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题做了交流汇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多学科团队教学,组织翻转课堂及多学科讨论,培养学生对临床的基本认识,提高儿科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上,7名青年教师围绕儿科专业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创新实践、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实习教学与评估体系构建等儿科人才培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学院正稳步推进校院青年教师培养,让青年教师队伍持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南医大儿科学院党委书记法晓艳说。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给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课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则是学院主题教育的重点调研课题和党的创新理论转为实践的着力点。“立体挖掘南医儿科先贤故事”“守民学社”“心连心行动”是学院领导班子经广泛调研后于近期推出的一套育人“组合拳”。学院组织师生通过立体挖掘儿科先贤故事,记录传承颜守民、钱倩、姜新猷等名家精神内涵;举行“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交流会、“踔厉奋发谱新篇,医学人文共关怀”真人图书馆借阅活动,邀请儿科医学专家前辈开展儿科医学导论讲座,加强专业榜样示范;采访儿科杰出校友,宣讲赓续儿科精神。
“守民学社”是为纪念我国儿科医学奠基人、南医儿科创始人颜守民教授诞辰125周年,由学生党员自发组织成立的宣传服务联盟。儿科学院希望依托“守民学社”,开展形式丰富的思政教育,勉励儿科学子将颜老“无限望、寄儿童”的美好夙愿铭记于心,成为新时代“守民”儿科人,练就过硬本领、涵养人文关怀、担当时代重任。
“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儿科学院围绕“优质儿科资源下沉服务基层”展开专题调研,师生们积极投身一线医学实践,扎根社区中小学等实践基地,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心连心行动”由此应运而生。
“心连心行动”是东西部协作医疗救助公益项目,附属儿童医院针对青海省儿童先心病及儿童出生缺陷提供免费筛查、救治服务,接收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专业人员来院进修学习,为当地培育小儿先心病专科医生。同时,成立苏青儿童出生缺陷协作中心,实施儿童出生缺陷人才基地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在学校和附属医院师长们的共同带动下,学生开展了孤独症幼儿爱心义诊、“稚爱”病房陪护、“稚心暖阳”心理辅导等健康宣讲和公益活动。
儿科学院还将继续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大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进乡村走进西部暑期社会实践等工作,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儿科学院院长、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黄松明表示:“我们要立足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领域,要立足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阶段使命、历史方位,科学把握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儿科卓越人才培养。助推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