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世人熟知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多达23000多件,这些文物囊括了几乎所有艺术类别,也跨越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我迷路了!”
最近,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由博主“煎饼果仔”携手最佳拍档“夏天妹妹”共同制作,故事以外传文物回归为主题,将文物拟人化,写下了“小玉壶”万里归家路的漫长旅程。
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生动活泼的角色塑造,精美的服道化,扣人心弦的配音配乐,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用心。该剧使网友近距离感受到“文物”的悲欢离合,深入地体会到文物回归与保护的重要性。
据了解,从新石器时代、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到唐宋书画瓷器、元代青花、明清金玉制品,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
每一件文物都是过去的独特见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瑰宝。文物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应该回归原籍国。
然而,文物的回归却面临诸多困境……
据报道,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文物的主要理由和依据是英国议会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该法基本上禁止博物馆返还任何藏品。以自己指定的法律为借口,拒绝归还非法所得文物,是非常虚伪可笑的。
“从哪来回哪去。”“你要带我回中国吗?”《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台词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该短剧的叙述方式,不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理解文物回归和保护的重要视角,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议题,为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尽一份力。
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身为大学生的我深刻体会到了该剧传递的信息和价值,也明白了自身责任和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爱文物,做好传统精神的学习者,主动学习文物传达的精神内涵,汲取力量。
同时,新时代青年要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者,把文物在新时代传达的精神、把文物对理想信念、志向担当故事讲好、宣传好。
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和影响力。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文物保护的文章、视频等内容,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文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文物保护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介绍文物的保护方法和技巧等。
仅仅是为一个承诺,博主煎饼果仔花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之后,他联合夏天妹妹,自费飞往英国,拍摄了这部短剧。
煎饼果仔本人回复说:“是承诺,也是自媒体人的热忱,是少年的一拍即合,是不计成本的赤诚之心,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我们以真心相待,在这个信息飞速的时代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更希望他们,它们,都能听见我们的声音。”
山水迢迢,挡不住文物“回家”的路。相信我们青年人通过网络的传播力量,激发更多人文物保护意识,唤起全社会的参与热情,一同珍视并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使人类文明的精髓得以传承,不被遗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希望所有迷路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作者:陈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