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向上的力量︱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做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023-09-18 10: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又是一年开学季,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们站上了全新的人生起跑线。面对新挑战,江苏各高校的书记校长纷纷讲授开学第一课,为学子送上正能量满满的思政大餐。即日起,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联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共同推出“开学第一课·向上的力量”,让我们一起从书记校长们的暖心寄语中汲取精神力量,逐梦远航!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志存高远 砥砺前行 做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我们在江大相遇。在此,我谨以一位土生土长的江大人,以你们老学长的身份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开始大家的大学“第一堂思政课”。

一、认识大学,发现自我,开启崭新篇章

大学是什么?大学可以教会我们什么?这需要我们自己在今后的大学生活过程中,去观察、去感受、去认识。

大学是自主学习、创新创造的地方。“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说,在高中,你们埋头苦读,是为了储备和积累知识,增加知识的厚度;那么,在大学,你们的自主学习,则是为了积蓄和拓展能力,增加成人成才、创新创造的资本。

在大学,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主把握、自主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创新实践、创造设计、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在实验、实习、实训、实践中不断启迪智慧、碰撞火花,不断迸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彰显个性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生舞台上的发展力、竞争力和适应力,成为驾驭未来的主人。

大学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地方。在大学,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外,我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多姿多彩、多样多元的课外有益活动,结合你们的兴趣,发挥你们的特长,施展你们的才华,彰显你们的才能。

在江大,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别、专业特点,设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仅重视学什么,更注重怎样学;不仅重视思考什么,更注重怎样思考;不仅重视做什么人,更注重怎样做人。因此,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关切学校发展也是同学们学习的应有之义,只有同学们都来关心政治形势、关心法制昌明、关心文化繁荣、关心社会公正,大学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有志青年。

大学是健全人格、追梦逐梦的地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真人”应该是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人,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有志气的人。志气源于情怀,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有志气。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创刊的《湘江评论》上大声呼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人能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是因为他心中有民族、有国家,他看到了处于危亡之中的国家。

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不仅增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气,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立定志向,胸怀理想,并脚踏实地付诸行动。

二、德能兼修,知行并重,成就自我蜕变

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上大学?

第二个问题:你们希望江苏大学为你们做些什么?

第三个问题:你们可以为江苏大学做些什么?

第四个问题:毕业后你们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这四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时不时拿出来思考一下,我相信每次思考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格局、增长方式、文明演化与科教发展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程等技术日新月异、竞相涌现,智能化进程加速,学习的意义由知识获取走向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同学们要传承好“自强厚德,实干求真”的江大精神,弘扬“博学、求是、明德”的江大校训,以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态度,要争取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立德修身,涵养高尚品格。从古至今,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时代先锋,都始终把修身立德放在第一位。那到底什么是修身?该如何修身呢?我认为,修身首先是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在我们学校,有设立50万元助学基金的“两个共产党员”,学校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吴忆杨,生前资助200多名贫困生、去世后捐出遗体和全部近60万存款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邵仲义老人,“爱心天使”陈静,“校园不老松”戴立玲老师等等。

我认为就是立德修身,他们的坚持与奉献,看似平凡,实则不易,充分展现了江大人应有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采。同学们要向他们学习,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勤奋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努力成为一名精神富有、品行高尚的江大人,做一个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新时代好青年。

第二,胸怀天下,站稳奋进之姿。你们的人生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你们的梦想和追求离不开祖国的发展,你们的理想和选择必将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你们的拼搏和奋斗终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我们希望看到,图书馆中挑灯夜读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学楼内发愤图强的学生越来越多、宿舍公寓中闻鸡起舞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奋斗的故事将会成为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同学们,作为江苏大学的一分子,作为一名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应具备“十指弹琴”、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我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校、院学生会工作,做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提前步入社会,锻炼为人处世的能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动手实践,探索真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特长与爱好;希望同学们在学习闲暇时能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提高身体素质、结交运动好友、磨练坚强意志、培养体育精神、丰富大学生活。

第三,求真务实,夯实专业技能。大学是你们知识架构、专业兴趣的形成期,是构建知识体系、挖掘自身潜能、选定目标方向的黄金期。“术业有专攻”,只有扎根自己的学科专业,深耕细作,把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打深打牢,才能为今后的成才立业奠定厚实基础,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优秀人才。要平稳开启你们的大学生涯,你们首要对大学生活学习有完整详细的规划,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本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心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学好每一门专业知识,不断夯实个人的专业技能。同学们,你们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指导,有浩如烟海的书籍滋养,有包罗万象的“互联网+”环境承托,希望你们强化专业意识,培养专业精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做一个基础知识厚实、专业素养高强、创新能力卓越的人。

第四,知行合一,筑牢实践根基。用脚步去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去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去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去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去实践,如何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舞台再大,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能力再强,不行动,只能看别人成功。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同学们,今日之江苏大学青年,就应该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勇立潮头的开拓者,让青春在创新创造创业中飞扬。让我们行动起来,希望你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做一个有知识、有本领、有文化、有涵养“知行合一”的江大好青年。

同学们,大学生活已拉开序幕,作为你们的学长和老师,借此机会,最后对你们提三点希望。

一是提升思想高度,做志存高远、有梦想的江大青年。

二是探究学业深度,做勤奋专精、有情怀的江大学子。

三是拓展知识宽度,做博学善思、有担当的江大英才。

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领略江大之大、江大之美、江大之情,不断感悟“博学、求是、明德”校训和“自强厚德,实干求真”江大精神的真谛,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学好知识、增强本领,练就过硬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做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江大学子,开启绚丽多彩的美好人生!

标签:江苏大学;梦想;青年
责编:王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