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积极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在汤山街道推动上峰社区矫正分中心、阳光帮扶中心和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三中心”融合建设,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造上峰社区矫正分中心,“规范化”矫正显专业
上峰矫正分中心作为江宁区“1+4”社区矫正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践行“一三三”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打造专业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依托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的平台,联合街道各部门完善社区矫正联动机制,引导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在职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加入矫正小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扩大矫正小组人员范围。优化监管教育措施,落实“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要求,科学制定矫正方案,实行全流程、等级化分类管理,不断拓展教育矫正途径,通过采取集中教育、公益活动、心理矫正等各类形式,提高教育矫正质效,实现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提高信息化、智慧化水平,采用智能教育管理模式,配备自助矫正终端、自助矫正亭、VR教育矫正一体机等智能设备,将“智慧矫正”融入日常社区矫正工作当中,赋能社区矫正科技化发展。
打造阳光帮扶中心,“职业化”培训促就业
为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促进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阳光帮扶中心结合汤山地方产业特色,选择辖区内优质企业南京市江宁区友发园艺场共建阳光帮扶基地。阳光帮扶基地设有办公场所,具备宿舍、食堂等临时安置条件,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岗位提供等方面形成“一条龙”服务,目前已为3名照管对象提供了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打造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精准化”帮教护成长
为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融合法治教育、国学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主题元素,开展“彩虹心桥·燃梦少年”精准教育矫治工作,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矫治不良行为,重塑健全人格。在强化家庭监护教育方面,通过建立家庭治疗场所,采用志愿者和专业化团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长课堂、家庭治疗、亲子沙龙等活动,创造更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引导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学会理解、懂得感恩,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