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乡土享农趣 劳育之美促成长
2024-04-26 14: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清风和煦,达济万物。4月初,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来到东陈镇徐湾社区梨园,“千树万树梨花开”,看着村民正在林中培土护苗、嫁接整枝,聆听负责人介绍几年来特种种植带来的巨大收益,队员们亲身体验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发家致富的巨大成就,纷纷赞叹不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该校近年来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一定实效。

乡土寻访中感悟劳动之美

丁北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四周田园环绕、鸡鸣犬吠相闻。学校与“三农”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三农”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学校定期开展乡村寻访研学活动。

春种秋收时节,老师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认识各种农作物,菽麦不分的孩子,终于会区分小麦和韭菜、青菜和油菜、麦粒和稻籽、知道了夏种水稻秋种小麦;观察尚未饱满的麦粒,理解“青黄不接”时粮食的珍贵,摸着锋利的麦芒,懂了“针尖对麦芒”的原意,理解农民的辛劳;来到农民家中,认识传统农具如镰刀、锄头、喷药桶,对比现代化的收割机、无人喷药机,了解科技对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走进生态养殖场、花卉种植基地,学习绿色养殖技术,听“乡村致富带头人”讲述新农村的致富故事,认识到人民通过双手辛勤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通过乡土寻访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学生们进农村、入农户,学习了解乡村劳作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在了解家乡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最美的道理。

实践锤炼中体验劳动光荣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每学期开始,学校买来青菜、花生、蚕豆、玉米、萝卜等种子,按照季节特征,指导孩子们播种、浇水、施肥、采摘。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体验到劳动最光荣。”该校负责人说。

该校利用乡村小学的优势,在校内腾出数百平方米土地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劳动实践基地体验耕种、除草、施肥、收获等农耕过程,经历从笨拙地摆弄锄锹镰刀、施肥时难闻的味道、脏兮兮的手脚衣物、手上磨起的水泡,到沉甸甸的收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的孩子,经过几个月的辛劳与等待,终于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喜悦。在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烹饪比赛中,孩子们把劳动实践基地的收成加工成各色菜品,虽烹饪手法稚嫩、咸淡不一,但品尝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这一时刻,“劳动最光荣”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孩子们亲手劳作后的成功收获。

新时代的农村孩子,正在逐渐远离田间耕种劳作,他们只有经历与泥土、农作物打交道,才会理解稼穑之艰难,才可能成长为热爱家乡的建设者、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学科融通中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动”,更应侧重于“教育”。劳动不只是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要注重学生内在价值观的生成。该校充分挖掘各学科蕴藏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从劳动实践基地里种子发芽开始,语文老师组织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见证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过程,经过数月的观察和等待,理解了“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到农田丈量面积,具体感知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学生在桃园里观察桃花花蕊、学习操作人工授粉、在校聘园艺师指导下学习果树修剪、嫁接、扦插技术,学生吉杨铖说:“老师把科学书中的知识搬到了我们眼前,枯燥的知识一下子变得有趣起来,也让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与智慧”;美术社团的学生来到果园、农田写生,描绘新农村美景;思政课老师找来农民家中的大锹扁担竹簸箕,让每个学生挑起一担土,体验如皋人民通过肩挑背扛,改良贫瘠土壤提高粮食产量、脱贫致富的“如皋治沙精神”;学校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通过劳模事迹宣讲工匠精神、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既是“课”更是“育”。既要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也要全科渗透,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本质、认识劳动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

该校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劳动教育保障能力等方面开展规划与研究,全面推进落实劳动教育,营造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的良好教育氛围,办好有乡土气息的劳动教育。(如皋市教育局)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