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初夏的暖阳,凝一份教育的真诚。为推动区域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融合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普特融合与交流,2024年5月9日上午,徐州丰县、南通海门两地融合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暨海门区融合教育名品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在海门区德胜小学举行。《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主编于国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青云、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陆灵俊、徐州丰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崔卫兵、海门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校长仇中辉、徐州丰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成员代表、海门区融合教育名品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海门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学校的分管领导和资源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融合课堂,深入融合教育的主阵地
来参与活动的领导和教师们首先深入课堂,听取了由德胜小学和三星小学的老师任教的8节课。八位老师都能基于特需孩子的情况,为其设计个性化目标,给予其展示的机会,润物无声地将随班就读学生融入课堂活动,实现普特有效融合。
徐慧娟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实实在在,没有花架子,整体教学结构合理,把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线”。高丹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一课,整堂课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孙赛帅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英语《Helping our parents》,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游戏使学生掌握现在分词的三种变化规律;绘本的巧妙融入使语法知识的学习从枯燥变得有趣。王湘君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规则》,首先通过体验游戏“传球接力”,让学生明白讲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课前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树立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陈超老师执教的是六下第六单元《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课时新授中结合中国文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语言、体育项目等。陆敏老师执教了五下语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架构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大语言实践活动。李海妹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数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她从孩子们喜欢的早餐入手,让孩子们结合实际情境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施佳奉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体育课《跳跃与游戏》,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体会到战胜自我的自豪感。
会后研讨,让融合教育智慧碰撞
课堂展示结束后,大家齐聚学校会演中心。德胜小学赵红星校长首先对来参加活动的领导和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紧接着向大家汇报了德胜小学融合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德胜小学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许鑫钰以《“育”见美好》为题,讲述了她的融合教育故事。她分享了自己为特殊学生佳佳制定“1+N”班级融爱团队,陪伴佳佳共同成长的故事。同时她表示在她用真诚和爱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学校对融合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在细微之处对特殊儿童的倾斜关注。
来自东城小学的岳可老师作了题为《融合教育,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的读书分享,从教育课程、教育体系展开谈自己从《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一书中获得的理解和感悟。紧接着来自机关幼儿园的张柳柳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实践,她在班级阅读区中投放了融合类阅读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力图营造一种认同感、接纳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极强的教育环境。
陆灵俊校长用特教的眼光来审视这几节融合教育课堂,指出教师能够充分把握特殊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给予他们关心,并为他们提供了无压力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是有心、有理、有效的。
徐州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务主任张皊皊老师对融合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认为融合教育课堂不是刻板刻意的,而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给予了特殊学生重点关注,在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同伴互助中给予了特殊学生特别教育。
陈青云教研员指出:在课堂教学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要基于特需孩子的基础来设定个性化的目标,并且针对个性化目标有方法、有策略地进行教学。她期待大家能继续积极地将融合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在融合教育中遇见真正的美好。
于国宁主编建议:除了融合资源教师以外,其他教师也应多途径、多渠道地获取融合教育资讯,关注融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专业阅读,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及时进行思考、总结,加强自我修炼,多维度提升教科研能力。他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得到融合教育的滋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不断推动海门区融合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仇中辉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希望能有更多学科教师参与到融合教育中来,不断增强融合教育教师团队力量。各校还要积极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特点的教育方法,促进管理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教研互动、质量共进,让融合教育事业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点一盏希望之灯,开一扇接纳之门。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不断努力,继续探寻融合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努力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沐浴阳光,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