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镇江考古文博展走进江苏大学
2024-05-17 08:40: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张静 高逸凡 王雪娇  
1
听新闻

交汇点讯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今天(16日)上午,“认识考古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镇江考古文博进江大活动在江苏大学图书馆拉开帷幕,这是镇江考古文博展览首次走进高校。为期三天的活动依托“何以镇江:镇江近年考古成果展”、考古学科普讲座,以及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互动体验等,通过生动、立体、创新的形式将中国考古文博科普延伸至校园,让大学生们在体味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活动由江苏大学、镇江市文广旅局、新华日报社镇江分社联合主办,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苏大学理论研究基地、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共同承办。“我们要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江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道建在致辞中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上好“认识考古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的“大思政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江苏大学更好地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你们看这件明代的青瓷瓶,就来自于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京口区西家湾项目现场,展览前一天刚刚修复完成,便‘打包’带过来了,可以说是‘新鲜出土’……”在考古成果展现场,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宁娜为江苏大学的学生们细致地讲解每一件文物的出土背景、特点和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学生们放慢脚步、静心品味,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千年对话。

此次考古成果展不仅展示了镇江丰富的文物资源和考古成果,还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除了能欣赏到众多精美的静态文物,我还体验了穿汉服马面裙,弹奏古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古琴,琴弦震动发出的悠扬琴声仿佛把我带入了遥远的古代。”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欣然兴奋地说,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洛阳铲、手铲、指北针……这些考古发掘中常见的工具,在展览现场一一陈列,不仅展现了考古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更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考古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涵盖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还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技术。因此,现代考古队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才能胜任这一工作。”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研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考古经验和心得,他说,考古工作虽然看似枯燥,但深入其中后会发现其乐趣无穷,每当有新的发现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比强烈的,“当然,考古也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需要考古队员具备耐心、毅力和吃苦精神。”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博物馆。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张艺萱跨专业考研,即将就读上海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对博物馆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的她,期待着未来能够从事博物馆学相关的研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近年来,镇江文物系统不断加强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8年镇江博物馆获得国家团体考古发掘资质;2020年以来考古前置全面落实,累计完成调查勘探及文物资源区域评估项目250余项,发掘古墓葬、古遗址等20000多㎡,出土文物上千件,保护遗址遗迹10000多㎡,在保护抢救文物、深化地域文明认知、服务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镇江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副处长、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聪介绍,他们将常态化开展镇江考古文博宣传活动,共同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根脉。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