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新”力·书记校长说︱常州工学院:产教城深度融合,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4-05-20 09: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主力军,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能?即日起,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推出“教育向‘新’力·书记校长说”专栏,开展新江苏“对话”书记、校长系列专访,通过全媒体报道,展现高校书记、校长对于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思考与具体举措。

常州工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向着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地方大学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近日,新江苏记者走进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汤正华面对面,深度探寻常州工学院聚焦高等教育改革、扎根地方办大学的育人之道。

融入产业,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走在前,做示范”

记者: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您如何看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使命?请您介绍一下常州工学院在响应国家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方面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

汤正华:锻造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们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命题和历史话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好“人才”文章。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常州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从1978年开始办学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发展特色。面对江苏教育强省、常州经济发展大市的背景,常州工学院在锻造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战略定位,即为融入产业,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走在前,做示范”。我们在响应国家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专业设置向“新”而设、人才培养向“新”而育、人才引进向“新”而引、科技创新向“新”而行。

向“新”而设,跟进产业设专业,瞄准前沿设课程

记者:您提到了专业设置向“新”而设,那么常州工学院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上,是如何紧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

汤正华:向“新”而设,是指我们需要设置与地方产业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主导产业同频共振,培养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我们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上,始终跟进产业设专业、瞄准前沿设课程、紧扣技术搭平台。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淘汰了一批与地方主导产业不直接相关的专业,新设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复合材料等10个与常州地方产业结构紧密相连的专业。其中,学校积极响应常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号召,积极申报“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已经获教育部批准并于今年开始招生。

常州工学院的专业设计和人才培养是按照工程教育的理念来开展的。我们的所有专业,包括新工科和新文科专业,都按照产业需求的人才规格和类型进行“反向设计”,即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培养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就根据需求来设计人才培养的方案。有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再通过“正向实施”,从而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向“新”而育,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

记者:学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相关人才,真正实现向“新”而育?

汤正华:我们主要是依托产业学院、“1+X”专业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三大举措支撑向“新”而育。

产业学院既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又是科技创新的平台。通过产业学院,可以让学校教育与现代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赋能。常州工学院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将产业资源真正转化为教育资源,产业界的工程师成为我们的教师,产业发展中的前沿技术成为我们课程的一部分,科技型企业的生产车间也变成我们的实践课堂。通过产业学院的培养,学生可以迅速融入产业,快速成长为成熟员工。除了人才培养,产业学院的另一大功能就是科技创新。作为融合载体平台,产业学院由学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建设,高校老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合作,形成混编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

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实施了“1+X”专业建设计划,“1”是主修专业,X是微专业名称,力求赋予学生更多的专业综合知识,解决生产实景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目前学校有10个微专业课程。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微专业,意味着除了主修专业外,至少还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微专业课程。获得微专业证书后,毕业生除了在机械工程专业之外,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优势,学生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此外,当前常州正在打造国际化制造名城,这需要我们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人才来匹配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打造国际化平台,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支撑产业发展。我们在江苏省高水平中外合作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设立了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学院围绕工科最核心领域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采取全英文教学, 并按照英国QAA认证(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国际质量认证)标准来培养,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参与到工业生产“构思-设计-运行-实现”的全过程,不仅获得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未来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推动改革,将赫特福德学院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在全校推广。

向“新”而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发挥教师带头作用

记者:高校是人才集聚的地方,常州工学院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引进方面有何举措?

汤正华:锻造新质生产力需要高水平的师资,更需要让引进的人才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真正发挥作用。常州工学院特别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近五年,共引进338名博士,其中海归博士57名,超过30%的博士拥有良好的工程背景。

为了更好地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发挥作用,学校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和优秀的创新团队,为引进人才赋能。目前,学校有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等共计3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学校拥有几十个创新团队。我们在引进人才时,都是以进入学校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为前提,有的放矢地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培养,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在常州工学院找到准确的发展定位,在擅长的领域出成果、作贡献。

此外,师资队伍结构调整也是我们着重发力的方向。我们非常注重引进面向产业技术前沿的师资力量,也就是从科研院所或者科技企业龙头企业中吸引硕士以上的人才。同时,我们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进场,未来我们希望能打破年龄限制,引进一批经验丰富、有产业情怀的企业家,让他们加入到师资队伍,以教师的身份与学生接触,让高校与整个社会、企业更多地融合在一起。

向“新”而行,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激活创新力

记者:科技创新向“新”而行,学校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汤正华:科技创新工作向“新”而行,意味着我们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锻造行动起来,通过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来引导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常州的主导产业是智能制造和新能源,学校积聚了许多中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我们为人才“松绑减负”、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给予人才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发展方向方面的指导,让他们转变为学校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部分,从而为本地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比如,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先后引进了朱益利、李渊、于建英3位博士,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磁悬浮电机领域的算法、编程和硬件三个领域,他们依托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磁悬浮电机科技创新团队,为彼此的知识与技能有效互补搭台。目前,他们以科技入股方式组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磁悬浮高速电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优秀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研究成果带进课堂,反哺教学,又带动了学生的成长。

展望未来,学校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方面,将锚定未来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增设合成生物、储能工程等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加强学科的融合交叉,通过课程的改革创新,师资的提升改造等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产业提供更高水平的卓越人才。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李艳玲 洪梦琪 龚淑贤

标签:
责编:龚淑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