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们,你们下次一定还要再来!”“哥哥姐姐,我们明年再见!”7月1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嘎日乡赤福村幼教点推普幼教活动结束时,幼教点的小朋友们奔跑在志愿者车辆后,一声声呼喊令志愿者们哽咽。
6月25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志愿者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嘎日乡赤福村幼教点,将民族团结的故事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与幼教点的彝族幼儿一起,开展了“幼教传星火,推普育童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已是他们第二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大凉山。2023年暑期,旅游与康养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第一次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幼教点,给孩子们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带领孩子们做手工、玩游戏、唱山歌。当彝族孩子们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时,当彝族孩子们主动拉起志愿者们的手,跳起彝族传统舞蹈时,民族团结的种子就种在了孩子们朴实的心灵中。
在今年是暑期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风圳老师在“推普育童心”活动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用游戏的方式教小朋友将国家地图拼接完成,并在寓教于乐中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强调了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为孩子们灌输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莉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国旗的故事,她从国旗的设计构思讲起,细致描绘了国旗中每一个元素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告诉孩子们:“五颗星星紧密相连,寓意着各民族如同星斗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在“资助政策彝乡行”活动中,旅游与康养学院师生走进山村留守少年及孤儿家庭中,为他们捐献学习文具、生活用品等物资,发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手册,解读国家助学政策,开展当地资助现状调研,为日后的“一对一”结对帮扶、经济资助、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搭建了桥梁。
在入户宣传调研中,工会余美芳老师带队走进当地村民家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村民实际需求,代表学校工会捐赠物资,协调下一步帮扶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志愿者们入户调研彝族民俗民情,宣讲民族团结的故事。旅游与康养学院师生面向幼教点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调研,收集整理幼教点建设发展难题,面向幼教学生家长,开展了托育及推普现状需求调研。他们还为幼教点及村民捐赠了书包、水杯、蜡笔、书籍、衣服等生活物资,受到了幼教点工作人员及小朋友们的欢迎。
依旧是在海拔1600多米的大山深处,依旧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今年,他们又用自己的方式,抒写着志愿者们的“山海情”,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王润滋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