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机制、向“新”而变,苏州市职业大学2024年校园招聘会火热开启
2024-11-01 10:2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加快职业教育创新探索,苏州一直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10月30日,以“服务新质生产力校地强链促链接”为主题的江苏省2025年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活动苏州市职业大学专场招聘会火热举行。此次招聘会吸引了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兴数字产业等领域的189家企业,共有4000多名毕业生参与应聘,实现了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图为招聘会现场)

专业技能保驾护航,学生就业多样选择

当下,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显著增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段吕闽,在现场面试了两家机电研发与制造类企业,“在校期间,我获得了许多企业实习与技能大赛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我个人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段吕闽说,他在2024年加入学校“省3C中心”工作室“风驰电机”项目团队,成为核心负责人之一,和团队一起角逐挑战杯、互联网+系列创赛,因此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也为自身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同样拥有许多实习经历的还有苏州市职业大学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毕业生何影,她在大一大二期间一直在企业实习,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专业技能,“学校不仅为我们提供许多在领军企业实习的机会,专业课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为我们解读苏州‘1030’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针政策,让我们对自身的专业与就业前景有更深刻的了解。”何影说。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现场走访,了解招聘会情况)

双向赋能,协同创新促毕业生“无缝”上岗

近年来,苏州市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行业机构+企业+职校+高校+科研机构”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也促进大批毕业生“无缝”上岗。

“此次招聘会,我们带来了主营通信、汽车电子以及微电子三个方向的就业岗位。”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单德银告诉记者,与学历相比,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他们更加期待的。企业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合作了近3年时间,尤其是与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培养人才紧密,“正是因为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企业业务拓展方向是一致的,我们也更加青睐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毕业生。”

现场,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还与学校签订了一份“共建苏州市职业大学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单德银表示,今后,企业将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及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岗位与技能培训,实现与学校的资源共享,相互协作。

2012年从苏州市职业大学毕业后,刘绘从企业一线做起,目前担任苏州凯尔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作为校友,我特意来参加这场招聘会,这次公司预计为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毕业生们提供约五十个岗位。”刘绘表示,作为校企合作单位,苏州凯尔博还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合作了“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项目”,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环境和就业岗位,为专业建设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供应、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和行业信息调研,促进校企双方相互赋能。

招聘会上,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市银雁数据处理有限公司、苏州绿帆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苏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江苏上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与苏州市职业大学达成人才合作培养意向,并现场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学校与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职业教育向“新”而变,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苏州市职业大学如何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苏州市职业大学坚持“与产业共生、与企业共进、与城市共发展”的办学理念, 2023年学校和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了“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全国首批28个国家级产教联合体之一。联合体围绕苏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聚集了114家头部企业、5家科研机构、苏州市教育局、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人社局等7家政府部门、4所本科院校、12所职业院校和2家行业协会,全力打造成为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专业链、岗位链、创新链深度融汇、紧密结合的重要“链接器”。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陈峻在招聘会现场与企业交谈)

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就业工作也越来越精细。苏州市职业大学深度调研苏州产业链,摸底了人才的需求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以此动态调整招生和培养策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让学校培养的人才紧密贴合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赋能地方产业发展。

此外,今年开始,学校将实践教育前置,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

“人才培养要与地方产业发展全面融合,共生、共进、共成长。”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张国良表示,学校今后将依托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实训基地,与企业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式,试点进行装备制造现场工程师、博众现场工程师等项目,探索形成面向新质生产力要求、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符合职教类型特点、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现场工程师培养方案,助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由苏州市职业大学提供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李艳玲 洪梦琪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