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教育新规出台并冲上热搜。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肥胖难题,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并适当运动;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学校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中小学生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等重点任务。对此,家长、老师、专家怎么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记者 王颖
网友激辩
肥胖跟拖堂有关系吗?
《方案》还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平地区,江苏处于高流行水平。方案公布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话题都集中在了“拖堂”和“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上。
《方案》中提到:教室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记者了解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拖堂”确实是不受欢迎的。读者高先生表示,“我最讨厌拖堂了,课间总共10分钟,前面老师拖几分钟,后面老师提前几分钟上课,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周女士表示:“我上学的时候几乎没有不拖堂的老师。”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肥胖跟拖堂那两分钟有多大关系呢?”网友们就拖堂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保证学生课间的活动休闲放松时间吧,毕竟连续拖堂也算久坐了。”也有不少老师评论:“拖堂?我也不想的!有的孩子轰都轰不出去,从小就宅。”
记者调查
经常拖堂要反思,老师布置作业不应在“铃响后”
“一般拖堂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课堂设计时,创设了一些互动情境,鼓励孩子们充分表达,这样课堂上就会有小组讨论和活动展示的时间。有时候,预设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误差。这样,临近下课时孩子的展示还没有结束,我们也不希望孩子的精彩展示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沈磊表示,偶尔拖堂可以理解。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拖堂,就要反思备课的各个环节,灵活地调控,或者把没讲完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下一节课的导入或复习环节。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很多老师把作业的布置放在下课铃响之后。作业布置应该是课堂设计完整环节中的一环。在下课前的二三分钟中,老师应该将课堂总结、回顾和作业布置一气呵成地完成,而不是下课之后很随意地布置。”
沈磊说,从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定来讲,学校也是不希望老师拖堂的。“小学每节课40分钟,初中每节课45分钟,这样的时间设计是根据孩子的注意力时长来确定的。超过这个时间,课间上课,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
校内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活动?目前有点难
方案中还提到,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学校每周有3节课体育课,上午、下午各有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保证每天除了体育课之外,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每分钟心跳达到150-160才能算高强度运动,大课间,学生要排队上楼、下楼,进场、退场,热身,真正每天达到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可能只有20-25分钟。目前,我们的课间是做广播体操,达不到高强度运动,后面开始冬季跑操,运动强度会大一点。但是一周想达到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还是有点难的。”
“减肥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学生要少吃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在家也要进行体育锻炼。比如一分钟跳绳,多跳几组,学生也可以达到高强度运动的效果。”
合理规划可以做到规定要求,校长必须重视起来
“体育锻炼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运动是对体育锻炼时长、数量的要求,光有数量还不够,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是对体育锻炼质量的要求。”游府西街小学书记倪晨瑾表示,一周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达到36分钟,半个多小时。根据国家规定,游小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加上体育课保证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在不增加体育老师负担的基础上,体育老师可以在这1小时内进行详细划分。学校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进行设计,比如场地小,可以进行“一分钟跳绳”、“燃脂操”、“素质操”,都可以达到高强度活动的要求;如果场地大,可以跑操,踢足球,打篮球等。
倪晨瑾说,中小学生想达到每周至少3小时的身体活动强度,最重要的是学校校长要重视起来,真正成为文件的落实者。“如果校长能作为学校体育锻炼小组的组长,体育锻炼的要求就不难达到了。同时,家庭锻炼也很重要,首先从观念上形成‘全民健身’的观念,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改善整个民族体质健康的状况。”
专家表示
保证运动强度,减肥还能享受运动乐趣
“据统计,我国目前青少年儿童肥胖率达到20%,超重率达到30%,根据《方案》中的划分,江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是处于高流行水平。我们常常说要‘减负’,‘减负’的目的是增加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肥胖不仅有关孩子的颜值和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肥胖对孩子的智商、情商和动商都有影响。肥胖的孩子往往还会产生自卑、抑郁、不自信等心理问题。
王宗平说,体育锻炼要想达到减肥效果,必须要求一定的运动强度,微微出汗还不行,必须要出很多汗,才能消耗脂肪。“我们不鼓励孩子去健身房锻炼,希望孩子们能去户外锻炼,保证一定的强度,享受运动的乐趣。研究表明,连续30分钟以上中等偏上强度的体育锻炼,我们的身体才会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