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优化学科布局 促进交叉融合
2024-06-22 08:33: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近年来淮阴师范学院实施学科高原战略,立足办学定位,强化学科龙头地位,坚持整体规划、分层建设、重点突破,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联动发展,坚持特色师范、精品文理、优势工管,优化学科布局,推进交叉融合,全力构建梯次分明、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助力学校与地方高质量发展。学院荣获2023年度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在淮大中专院校服务高质量跨越发展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优化学科建设规划,以布局谋特色。学校强化学科顶层设计,完善学科建设机制,精准把握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需求,建强数理化生地、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加快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种业技术等新兴学科布局,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特色引领与错位发展,精准凝练学科特色方向。把资源向重点领域、特色方向倾斜,重点保障与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以分层促发展。目前学校已形成7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备案学科建设梯队。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是学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的又一标志。省级重点学科在优质资源、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均取得较好发展。在省教育厅公布的“十四五”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结果中,淮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物理学以及化学等4个学科荣获优秀等第。学校第六轮16个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在2024年度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成效显著,申报的多个一级学科和硕士专业学位都顺利通过省级授权审核,学位点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取得较好成绩。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协同促创新。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省级重点学科为引领,协同推进学科优质资源、创新团队建设,通过有组织科研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充分依托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等创新平台,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产业领域,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凝练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构筑交叉学科先发优势,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实施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培育计划,精心打造科研平台新增长点。(刘岳启 陈贵宾)

标签:学科;学科建设;交叉学科
责编:邱雪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