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品牌
2024-06-18 14:33:00  来源: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1
听新闻

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6月14下午在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秦淮灯彩)传承基地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第二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贺兴初、党委副书记陆勇、纪委书记耿巍,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理事长马宁,江苏省教育厅统战与群工处二级调研员郝峰,江苏省民宗委民族处副处长黎伟平,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丹、副秘书长唐华伟,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统战办主任鲁小平,以及江北新区文化馆专家、非遗传承人代表、学校教职工代表和各族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陆勇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陆勇指出,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华民族未来。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党建引领、课程建设、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场馆环境建设、网络思政教育等打造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品牌,下一阶段学校将在基地共建、校地合作、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唱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头戏”。

郝峰在讲话中表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措并举打造学校同行复兴号教育实践基地等工作品牌,为全省高校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学校从三个方面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十二个必须”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二是要紧密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研究工作中,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好,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实现好,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发挥好;三是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张丹在讲话中表示,高校作为文化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走进高校,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折射着时代发展变迁的轨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师生们了解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提供了独特视角;二是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囊括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审美观念,有益于师生们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三是民间工艺美术品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其所蕴含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审美有益于激发师生们的创新思维、提升创作能力。

司秀艳代表参展的非遗传承人发言。她分享了从事麦秆画创作的心路历程和感悟。司秀艳指出,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希望更多青年学生投入到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中,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学校党委书记贺兴初和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理事长马宁共同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授牌。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张健主持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后,领导嘉宾及师生代表共同参观了学校第二届民间工艺美术展。此次展览中,秦淮灯彩、布艺、棕编、金陵竹刻、剪纸、麦秆画、缠花、绒花、旗袍等200余件精美的非遗作品集中亮相,每一件都诉说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老师和同学们驻足观看。

“这些非遗作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青年一代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身着汉服来到展览现场参观打卡的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李茉菡同学说。

“策划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带动更多老师和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郝世文表示。

在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中,同学们亲身参与了秦淮灯彩制作、棕编编织等民间手工艺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展览和体验非遗项目,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将积极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中去,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专委会,南京江北新区文化馆,南京江北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民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及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秦淮灯彩)传承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秦淮灯彩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共同举办。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