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某个十字路口,“叮咚”的手机提示音响起,焦急等待录取结果的周宣宏突然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邮件,“原来认为不大可能的事情突然实现了,那一瞬间还挺难忘的。”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国奖校奖双丰收、江苏省三好学生……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周宣宏收到了好消息,成功直博清华大学。他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在科研和竞赛项目中也收获了许多成果。
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大一,问起周宣宏的目标是否是直博清华时,当时还迷茫的少年大约并不会给出肯定的答复,“迷茫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正说明了我们要开始认识自己。“不同于其他人开始规划未来职业方向,周宣宏仔细思考了要过怎样的大学生活,并且与父母师长朋友促膝长谈,确定了自己大学时期的目标。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自律中,三年来,他的专业课成绩呈一条整体上升曲线,稳居专业第一。他还获得了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以一作身份完成的SCI论文被中国计算机协会推荐的B类期刊录用,以第二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独立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
在夏令营阶段,周宣宏获得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录取。对地理方向研究一直感兴趣的他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准备投身到城市生态研究,希望未来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城市生态数据进行挖掘。
由周宣宏担任第一作者的论文于2023年1月被录用至《IEEE智能运输系统》(SCI一区、CCF-B类期刊),这是他第一篇发表在SCI上的一作论文。对城市大数据研究很感兴趣的周宣宏在大二上学期确定了以“车联网”为研究领域,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实验一直跑不好,从早八到晚十每天对着电脑修改了一个月。”跑实验的那段时间,他重复着每天晚上十一点把电脑放到宿舍楼下的自习室,第二天七点再带着期待去查看运行结果的动作。偶尔遇到不理想结果便查阅各种论文寻找解决方案,主动询问师兄师姐。经过投稿后半年的修改,他的论文终于顺利发表。
竞赛也在周宣宏的学习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数学建模比赛中,他与队友齐心协力,相互学习,克服困难。在准备蓝桥杯竞赛的过程中,周宣宏给自己立下“每天做一两道算法题”的规矩,“把它弄懂、看题解、整理到博客、记笔记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也让我收获不菲,掌握到学习算法的诀窍。”
通讯员 丁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