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致远外国语学校谢英:《窗》
2020-09-28 17: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暑假里,去了苏州,去了留园。这是与拙政园、避暑山庄、颐和园齐名的“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江南私家园林中排名第一是无可争议的。里面有很多传统中国园林里的造园技巧,如框景、借景、化实为虚、筑山、理水,无不登封极。留园里有许多窗子,每一扇都不相同,透过每一扇窗子看出去的景色也都是各有各的味道。我发现留园的景色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帘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窗户是房屋的眼睛,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外界看到了我们。我常想,学校的窗户是什么?

  是一个长廊。从某种意义上讲,“诫子书”长廊,是致远的文化象征。世人熟知的“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正出自诸葛亮的一封家书。我们把这封家书的名字定义为我们一个长廊的名字,让致远这样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校,能够找到学校文化的渊源。人们只要一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气息。

  是一间教室。好的教学空间就像好的购物空间一样。一种好的购物空间,能够激发人的消费欲望。那么,好的教学环境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学习热情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很可能得到大量释放。所以教室里的学习角、阅读角、植物角等等,不只是装饰的审美空间,也是学生沟通、交流、展示的空间。不管未来,学校以何种形态变化,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学校是个很有趣的地方,班级更是如此。

  是一个公众号。2014年9月,学校官方微信《致远微语》正式上线。借用“微微细雨,润物无声”之意,从上线的第一天起,她就致力于展示致远的教育成果,引领着致远的教育梦想。创办公众号的第一任“小微”张玲老师已经去了一所新的学校发展,徐玉娟老师继续带领着包文文、史祎、倪卫娟老师一道,在每天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的同时,坚持每天发布来自各部门、班级的稿件,记录校园生活、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节日活动……目前,公众号的后台订阅户已超过万人。也许,某一天,哪一位家长看到一篇我们推送的文章,影响了他的教育观念。也许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生改变。

  是一个电话、一则留言、一封短信。前段时间,一位家长转给我一个截图,是张凡凡老师在家长群里表扬两个孩子:“早晨带了不下十份‘小情景’片段分给其他小朋友用。”结尾还送了三朵玫瑰,文字不多,但是家长却看出了新班主任的育人观点。家长留言说:张老师能够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不单是表扬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品德。上周,一个同事转给我一个截屏,原来是王潇潇老师在开学第一个周末时,给孩子和家长的一封信。信里她跟每一个孩子说:谢谢你们,让老师觉得教语文很有趣,做你们的老师很有趣。本学期潇潇老师,一个人兼两个班的语文和班主任,即使如此忙碌,她依然选择了写信的方式,用文字传递了温暖和真诚,快速地拉近了她与班级和孩子的距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是一面粉笔字。宏梅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在史祎老师的配合下,带领青年教师训练营的老师们积极夯实粉笔字基本功。有的老师对照字帖,一笔一划练书写;有的老师结伴练字,相互督促学习;有的老师上午工作繁忙还会提前一天写好字……瞧,体育组的娄老师都练出了语文老师粉笔字的水平!他的字让人止不住要多看几眼!

  是一节课、一次活动、一枚徽章、一次比赛……汇成一份份记忆……一次嘉年华,展示的是致远师生激情的创意;一次枇杷诗会,透视的是致远师生的生活品质。上周五收到了王佳彬老师制作的毕业典礼纪念册。佳彬老师整理了毕业典礼的所有图片,做成了一本册子,留给学校。

  一件件小事其实是致远人的一个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见外界,让外界看到我们。教育之窗、智慧之窗、审美之窗、人格之窗,打开的都是儿童的未来之窗……

标签:南京致远外国语学校;谢英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