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升腾着热气,一阵阵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三渣小学到了午餐时间,校长杨荣平像往常一样巡视一圈后坐在学生们身边用餐。家长与学生分坐在长桌的两侧共享美食,碗筷的碰撞声交织着欢声笑语……这是三渣小学校园开放日的一幕。
今年以来,为了构建高品质教育环境,三渣小学紧扣大丰区“融课堂”建设行动指南,结合学校传统特色,积极推动“五育融合”“学教融合”“学段融通”“学科融通”,努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实现学生真学习和核心素养落地。
用“融学课程”体现学校课程的新度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三渣小学遵循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将学科知识融入跨学科主题,通过将学生的“预学、问学、研学、展学、拓学”与教师的“引学、导学、助学、评学、研学”有效结合,构建了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开设多样化校本课程,如《乒乓飞扬》《弟子规》《礼仪讲堂》,帮助学生发掘潜力,满足兴趣,享受乐趣,掌握新技能。通过社团活动和科技社团,培养孩子们面向未来的素养,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合作与沟通技巧。融合课程突破传统限制,将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应对挑战,完成任务。心理健康与美术课程的融合,如《看看我的心里“画”》,通过绘画展现内心世界,表达情感,为学生带来惊喜、滋润和治愈。
用“融懿德育”拓展学生德育的宽度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渣小学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融入“融懿德育”办学思想。
一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强化学校与家长及社会的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交流,反映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充分利用家长在监督和参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以配合和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共同努力推进生态教育,提升教育品质,为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10月下旬,学校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热情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家长们参观了校园,观看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了课间活动,并与孩子们共进午餐。教育最动听的声音是家校的和谐共鸣,教育最美好的表达是家校的共同参与。家长们一致表示,未来将继续支持学校的各项事业,携手家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传承红色基因,融心育人。学校致力于立德树人,创建了“红色传承,融心育人”品牌。少先队以党建为引领,注重特色和创新,完善了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机制,成为社区少先队的典范。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少先队员了解社会,提升能力,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国庆前夕,三渣小学少先队员在烈士命名村开展纪念日活动,寻访烈士足迹,了解抗战故事,激发爱国热情。学生们还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孤寡老人,增强了尊老敬老的道德品格。
用“融贤教师”体现教师专业的厚度
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走深走实“融课堂”改革步伐,三渣小学以“聚焦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融学课堂”教学展评系列活动,掀起了磨在课堂、研在课堂、评在课堂的热潮。
首先,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大丰区“融课堂”建设行动指南》,深刻领会“融学课堂”理念。通过学习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讲座,选派教师参加省名师工作室培训等活动,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各教研组组织心得交流沙龙,让全体教师从本质上理解“融课堂”,认可“融课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积极探究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路径的“融课堂”样态。
其次,学校依据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干部为先锋、党员为后盾、普通教师为学习对象的模式,积极落实“融学课堂”活动。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构成的“五人行”团队,率先开展试水课程,并选拔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党员教师参与学习课程,普通教师则跟随模仿。这种融合课堂教学的推进方式要求教师在每次教研活动中,依据“融课堂”理念,从“教授内容、教学方法、是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三个维度阐述课程设计思路。参与听课的人员需担任观察员,从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成效以及能力提升等角度对教学板块设计和学习方式组织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教案和学案进行修订,以实现共同学习和研究。每学年,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四个教研组共举办校内研讨课超过30节,举办思政课、综合实践课以及“青蓝杯”学科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在组织系列“融课堂”活动的同时,校长室、教导处还以不定期巡课、随堂听课的方式走进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组每周开展“融课堂”公开课教学展示及教研活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备教改检查,针对每一次的检查,总结了经验,找出了差距,对提升融贤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深耕“融学课堂”取得丰硕成果
三渣小学致力于总结教师们在“融学课堂”实践中的创新经验,以实现知识共享。本学期,教师们成功申报并研究了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以及区级课题五项。刘慧林主任在“躬耕杯”融课堂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示范课,赢得了广泛赞誉;青年教师黄新玥在区级小学数学“青蓝杯”融课堂教学比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佳绩。杨春辉、顾华东、王邓娴3位老师在大丰区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是的,有了融贤教师的情怀,老师们的工作不再枯燥、乏味,有了融贤教师的情怀,老师们对生活不再疲劳和厌倦。教师带着教育的情怀,努力做成“融贤”应有的模样。
“融学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其灵活性和生成性赋予了课堂教学无限魅力。通过融合集体智慧,优化教学研讨,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杨荣平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实施“融学课堂”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和课堂管理,以行政和专业双线推动,确保“融学课堂”长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陈继萍 唐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