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互鉴”,重识中华文化
2020-03-27 08: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沈阳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武斌研究员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他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一,而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在未来的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是武斌的新作,在书中,他以时间为线、文化交流为轴,全面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入选“新华书房”2020年第一季度10本好书之际,新华书房连线了武斌,他分享深度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以大量生动的细节讲述中华文明对世界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华云书房:武院长,您好,首先请您大致介绍一下《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这本书。

武斌:《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主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华文明在域外的传播、影响,以及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贡献。和我之前的著作相比,《文明的力量》并不注重写“史”,而注重于写“事”,用生动而准确的史实还原中华文明的传播,讲述具体的文化元素、文化事项。

在书中,你能看到,丝绸、瓷器、茶叶是怎样进入欧洲社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的,四大发明如何走向世界,进而改变世界,日本、朝鲜传统乐器与中国有什么渊源,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儒学思想如何介绍,孔子又是如何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守护神的……

新华云书房:从粟稻到茶叶,从指南针到瓷器,中华文明全方位地渗入各国人民生活,在书中,您以怎样的脉络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行阐释?

武斌: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发明”,就是四书五经。欧美人读中国的儒家经典,才算是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这显然是片面的。举个例子说,前几年有部风靡一时的英剧《唐顿庄园》,我看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现象,剧中人喝的都是中国茶而非咖啡,喜欢用的是中国瓷器,这就说明了欧洲人在不知不觉中已对来自中国的东西习以为常了,接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和瓷器文化。

走向世界的中华文明,物质文化是基础,包括中国原生物种粟和稻,风靡世界的“三大物产”丝绸、瓷器和茶叶;技术文化选取了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和普济世人的中医药学;艺术文化汇集了独具东方风韵的音乐、绘画和文学;制度文化选用了体现政治智慧的科举制度;精神文化选取了点亮启蒙运动理性之光的儒家思想。这五个方面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和发达性的集中体现,全方位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新华云书房: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在您看来,中华文明是怎样对外传播,并深远地影响了世界的?

武斌:几千年来,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人员往来、商业贸易,中华文明以各种方式传播到海外,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四大发明”是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技术成果,但对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如何传遍全世界,很多人不甚了解。拿东汉蔡伦创制的造纸术来说,从3世纪时传到中亚到19世纪传至澳洲,历经了一千多年造纸术才“走遍全球”。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造纸术走进朝鲜和日本,是由中国工匠带过去的。传到中亚和西亚,则借助于波斯和粟特的商人。而传到阿拉伯,竟然是通过激烈的战争。

公元751年,唐朝在与大食的怛罗斯战役中被击败,被俘的唐军士兵中就有造纸工匠,经由他们,造纸术进入阿拉伯帝国,在后来的岁月中又传入了欧洲。

新华云书房:翻看《文明的力量》,读者会发现,您选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外部看中国的角度,以揭示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力,采用这样的“他视角”有怎样的用意?

武斌:《文明的力量》提供了一种“文明互鉴”的样本,以他人的眼光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文化传播从来不是单向灌输式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书中,我们能看到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互动融合。中华文明的很多优秀内容被其他民族接受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葡萄牙商船将中国瓷器带回去后,努力学习仿效中国制瓷技艺;日本僧人将中国饮茶风尚发展为茶道,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本身具备强大的开放性,在大规模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吸收、接受、融合域外文化,使自身不断地丰富起来,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新华云书房: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贡献和影响,您怎样评价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谱系中占有的地位?

武斌:从世界文明的初创时期开始,历经时代变迁,直到现代的世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始终占有很显著、很突出、很重要的位置,始终是世界文明总体对话中重要的一极。工业文明阶段之前,在欧亚大陆农耕文明中,毫无疑问,发展水平最高的就是中国。近代大航海时代以后,由于与中国有了直接的交流,欧洲各国出现了两个世纪的“中国热”,中国风流行一时,涉及艺术、建筑、造园乃至日常生活领域,中国儒家思想则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新华云书房: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的力量》对当下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本书,我们怎样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

武斌:文化自信,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她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自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有充分了解,从历史智慧中汲取营养,有助于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了解中华文明如何传播到海外,并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也能够使我们坚定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认为,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开放性思维,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与源泉。我们只有在发源处找到自信与荣光,才能将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于世界,不断提高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标签:中华文明;文明;世界文明
责编:宁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