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很多用人单位热衷于收割“青春红利”,“年龄35岁以下”成为企业招聘普遍要求,有的甚至提出“员工90化”。这一现象有可能构成就业“年龄歧视”,也不利于企业产业结构创新,甚至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如果说个别“35岁+”员工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视作能力问题,但当就业市场大概率拒绝“35岁+”群体,丰富工作经验比不上年轻时,就需要进行反思与政策调整。
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提出“文化反哺”,指出变迁社会中,年轻一代将社会成员共有的知识体系、谋生技能等“反哺”给年长一代。这种现象出现在就业领域,称为“工作能力反哺”。
“工作能力反哺”代表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快,年轻人有更多发光发热的机会;但“反哺”不能变成“替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老一代经验丰富的员工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企业单位合理发挥出他们的价值,具有长久效益。
员工就业需要吃“青春饭”,表面看是“35岁+”群体面临的危机,实际上可能是产业转型跟不上人才成长速度的表现。有专家指出,部分企业对高经验值、高技术性的劳动力需求偏低,偏向用工作时长更长、薪资期待更低的低龄员工,靠青壮年人力资源参与同质化、低水平市场经营竞争,折射出转型发展水平低的问题。
“35岁+”群体无法充分就业,还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月发布的报告指出,“35岁+”一般都有家庭和房贷,一旦失业,容易引发区域性银行按揭贷款违约等连带风险。与此同时,该报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35岁+”的求职者中,近一半有因收入下降而从中高收入群体降至低收入群体的风险。
事实上,健康的行业发展往往呈现年龄梯队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在很多领域都有专业人才“越老越吃香”的现象。建议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措施引导“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守护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